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论修心

(2008-07-27 18:01:14)
标签:

宗教

佛性

言行

本性

大德

文化

分类: 佛法
在修行的相关言论中,现代和过去的一些大德对此都有论述,也可称之为开示,尽管他们的表述不同,但说的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修心。再进一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佛下世讲法,讲的都是一个理,那就是无执,无论讲多少经,还是讲的这个问题。作为初学者,不要被表面的论述搞胡涂了,尽管大德们的表述不同,提法不一,那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对后天的习气(心),有称之为无明,不净,散乱,有相,有我等,而对先天的本性有称之为清净心,空明,不动等,对修心称之为治病,调伏等。无论什麽法门,要修行得先观心察念,知道自己的病在哪里,你才能对治,所以要养成观心察念的习惯,因为人的言行受你的心支配。当我们察念观心看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是否纯净或有执,实际上我们言行背后的动机大部分都不纯净,当察觉到这一点时,我们千万不要被后天的假我(有执)来支配,偏偏不听它的,那麽你的无执的本性(佛性)就起作用了,而业力及有执的心念都会被转化为功德,长久下去,你就会修出你的佛性(先天本性),那时,你就真正知道怎么修和明白大道的永恒,简易。在修行中,也可能一次或多次明心见性,这跟个人来的层次和修的精进有关,而明心见性(开悟)与是否有神通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岸林倒映
后一篇:观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