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读懂道德经《画说道德经》连载66

标签:
道德经人生哲理王家春 |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读]
江海之所以能够统领百川河流,是因为它善于处在这些河流的下方,所以才能成为河流之王。
因此,圣人要想统治好民众,必须在言语上对民众表示谦下,要想领导好民众,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
因此圣人处在高位而民众并不感到沉重,圣人处在前面而民众并不感到妨碍,并且天下的民众乐于拥戴他而不厌烦他。圣人不与人争名争利,所以天下之人没什么能和他相争。
[智慧启示]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智慧就像科学上的公理,谁都能用。国王能用,人民也能用,这才叫智慧。
以往的注释家大多把这一条看成是老子向统治者的献言,是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这种解释只能说是对老子的无知。
大海之所以广阔,是因为甘居于下而不弃百川。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组织、班级、家庭,都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领导地位,就必须像大海一样心胸宽阔,不妄自尊大,不高高在上而不可一世,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自取灭亡。
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甘居下位,不与人争名争利,安心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别人争名的风光之后,是徒有其名,不争名者专注于事业,若干年后,反而名利自来,这就是老子的高明之处。不与人争,人莫能与我争,安心做事,不争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