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道德经《画说道德经》连载61: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标签:
人生哲理王家春艺术道德经 |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释读
大国要像江河一样甘居低凹之处,那是天下河流交汇的地方,那是万物发育生长的地方。雌性的柔弱常以静柔而胜过雄性的躁强,就是因为雌性甘居静柔,姿态居下。
因此大国谦让居下于小国,则能得到小国的拥护。小国谦让居下于大国,则能得到大国的保护。所以有的大国因居下受到了拥护, 有的小国因居下受到了保护。作为大国不过是想让小国归顺于自己, 作为小国不过是想找个靠山依附。这样两者都各得其所,在这种关系中,大国更应先有姿态谦让居下。
智慧启示
大国者就是国土大、人民多、实力强的国,这样的国家最容易恃其强盛而想吞并小国,独霸天下。但由于其逞强好胜,引起天下小国共反之, 其结果往往是“物壮而老”、强极必衰。因此,老子告诫这些国家的君主,要甘居人下、谦让柔静,这样,虽未吞并小国,但天下的小国皆归顺之,照样是天下第一大国。以居下守柔而得天下,这样既避免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又使大国保持了强国的地位,这是符合大道德性的善举呀。
具体到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海纳百川,甘居人后,一个有如此胸怀的人,不仅不会欺负弱小,还会帮助弱小发展,对不如自己的人照样谦恭礼让,那么总有一天,这样的人会成就一番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