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归三厢 2011款斯巴鲁翼豹WRX STi试驾

(2010-12-30 22:31: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测评推荐
回归三厢 <wbr>2011款斯巴鲁翼豹WRX <wbr>STi试驾

 

在我的印象中,翼豹STI车系绝对算是一个进化迅猛的物种,从94年开始到现在居然已经有足足十代产品,这还不包括大量的修订版,加强版,限量版,特别版车型,全部加起来平均一下的话,大概每一年都会有新版本的车型出现,直到近几年才放缓升级脚步。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客户备受打击,因为刚买完的车没过几年就又有新款了,还不如等一等直接买新的,但是结果还是一样会很快被更新的车型取代,这样就会逐渐丧失客户群。幸好,翼豹STI并没有沦为历史的牺牲品,它在一次一次的升级换代中,变得更加强悍,而且老车型也并没有因为新车型的出现而遭到唾弃,反而在改装市场和赛场上继续发挥余热,还有很多的特别版车型成为收藏家的藏品。
 
  说来也巧,我2004年初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正是去参加斯巴鲁的试车,当时第八代STI刚刚面世,还没有进入国内销售,在富士重工的测试基地SKC里面,我见到了那辆穿着金色轮毂的怪兽,之所以称它为怪兽是因为那时候的我根本没开过那么快的车,当看到时速表以惊人的速度从0指向180的时候,我被它震撼了。在接下来的05年底和07年底,斯巴鲁又陆续推出了第九代和第十代STI,后者经历了一次三厢到两厢的大变身,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3年后斯巴鲁又一次回归三厢,我也来到同一个地方,再次试驾最新的2011款三厢STI,同行的还有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的车手韩寒,领航员孙强等成员。
 
  其实这些年间STI的动力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对一辆1.5吨重的车来说,300马力已经是游刃有余,斯巴鲁的工程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提高悬架和操控性能上。提升的目标设定是减小侧倾,减小转向不足,提高弯道极限,改善空气动力设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前后防倾杆都加粗了1毫米,车身高度降低了5毫米,和现款两厢STI相比前减震弹簧钢性增加15.6%,后减震弹簧钢性增加53%。前悬架的下摇臂改用滑枕式轴承与车身连接,虽然我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据斯巴鲁厂方的工程师介绍说这种轴承可以增加悬架的刚性,从而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保持正确的前束角度,达到精确地操控。


回归三厢 <wbr>2011款斯巴鲁翼豹WRX <wbr>STi试驾 
  

  在我的印象中,翼豹STI车系绝对算是一个进化迅猛的物种,从94年开始到现在居然已经有足足十代产品,这还不包括大量的修订版,加强版,限量版,特别版车型,全部加起来平均一下的话,大概每一年都会有新版本的车型出现,直到近几年才放缓升级脚步。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客户备受打击,因为刚买完的车没过几年就又有新款了,还不如等一等直接买新的,但是结果还是一样会很快被更新的车型取代,这样就会逐渐丧失客户群。幸好,翼豹STI并没有沦为历史的牺牲品,它在一次一次的升级换代中,变得更加强悍,而且老车型也并没有因为新车型的出现而遭到唾弃,反而在改装市场和赛场上继续发挥余热,还有很多的特别版车型成为收藏家的藏品。
 
  说来也巧,我2004年初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正是去参加斯巴鲁的试车,当时第八代STI刚刚面世,还没有进入国内销售,在富士重工的测试基地SKC里面,我见到了那辆穿着金色轮毂的怪兽,之所以称它为怪兽是因为那时候的我根本没开过那么快的车,当看到时速表以惊人的速度从0指向180的时候,我被它震撼了。在接下来的05年底和07年底,斯巴鲁又陆续推出了第九代和第十代STI,后者经历了一次三厢到两厢的大变身,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3年后斯巴鲁又一次回归三厢,我也来到同一个地方,再次试驾最新的2011款三厢STI,同行的还有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的车手韩寒,领航员孙强等成员。
 
  其实这些年间STI的动力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对一辆1.5吨重的车来说,300马力已经是游刃有余,斯巴鲁的工程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提高悬架和操控性能上。提升的目标设定是减小侧倾,减小转向不足,提高弯道极限,改善空气动力设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前后防倾杆都加粗了1毫米,车身高度降低了5毫米,和现款两厢STI相比前减震弹簧钢性增加15.6%,后减震弹簧钢性增加53%。前悬架的下摇臂改用滑枕式轴承与车身连接,虽然我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据斯巴鲁厂方的工程师介绍说这种轴承可以增加悬架的刚性,从而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保持正确的前束角度,达到精确地操控。


回归三厢 <wbr>2011款斯巴鲁翼豹WRX <wbr>STi试驾 
  

我的观点 | 翁世晶

  DCCD中央差速系统和可调的电子稳定系统让初学者和高水平的驾驶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辆的性能,但是在配备双离合变速箱之前,原汁原味的手动变速箱仍然是唯一的选择。三厢版本的大尾翼强调了STI的独特地位,虽然实用性和舒适性稍微降低了一些,不过,我想买这辆车的人应该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编辑:翁世晶

 

 

终极决斗 布嘉迪威航16.4 VS.宝马S1000RR

新妆席位 起亚凯尊Cadenza首次试驾体验

小排量加豪华装备雷克萨斯RX270试驾体验

走向成熟的跨界小型车 吉利全球鹰GX2试车

不惑之旅宾利欧陆飞驰VS.劳斯莱斯古思特

小众新欢 奥迪A3 Sportback 1.8 TFSI测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