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母三迁”值得学习吗?

(2009-07-21 11:47:22)
标签:

育儿

妈妈

宝贝

快乐

成长

孟母三迁

分类: 幼儿园妈妈日记

    彤彤明年就该上小学了,而现在居家的附近(户口正读范围内)有一所小学,但听说很多家长都不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说这所学校不管从学校外观还是学校面积等各方面确实是太差了。妈妈找教委的朋友打听,都说这所学校的家长素质普遍偏低,因为现在这里的生源基本是外来务工或经商(小贩)的小孩,当然,妈妈在这里并不是看不起这些家庭的孩子(这种家庭的孩子也有出类拔萃的,但必竟是少数)。

    妈妈听说也见识了一些这些家庭教育环境:有的家庭“赌”气充斥,哪有什么“学识”之气;一面是通宵达旦的“麻将霍霍”之声,一边却是家长声嘶力竭地教训孩子要搞好学习;有的家庭“霸”气十足,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要怕”、“你给他打”、“打不赢有我”等充满血腥味的训示语,还有的家长累了一天回到家哪里有精力再去管孩子,就听之任之。

    妈妈对此情况自然不满意了。于是最近就在考虑换房一事,但这换房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每每想到“孟母三迁”这个成语时,就会想也不知孟母当时家道是否殷实?这三次迁居孟母是否会觉得艰辛?

    “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说在孟子幼年时,因为家离墓地较近,他时常以墓地见到的事作为游戏内容,学出殡者的样,扮孝子,哭死人。孟母见自己的儿子不学好,就把家搬到街市附近。年幼的孟子却又在此学起了“贾人街卖之事”,迫使孟母再次乔迁,把家搬到了学校旁边。于最,孟子开始学读书人,刻苦读书。至此,孟母才感到此地“可以居吾子矣”。

   “孟母三迁”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也就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环境影响儿童成长的朴素哲理,让古今的家长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妈妈认为:对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经历少,模仿能力和好奇性强,又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兴趣爱好和个人习惯的形成,甚至品行、才能、个性、脾气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都与社会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尤其以家庭影响更为显著。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儿童,在学校里一般都能与同学团结友爱,关系融洽;父母经常争吵,甚至打孩子出气,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在学校也会模拟父母行为,欺负弱小,打骂同学。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普遍存在的骄娇二气,生活自理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和委屈,社交能力差等不良的心理素质,这些都与父母教育失当和家庭中“小皇帝”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近几年来报纸上电视上都有不少的报道,很多正在上学孩子迷恋网吧和电脑游戏,把学业荒废了,成绩直线下降,这些都是与现在社会上所开网吧和游戏机房成灾、管理制度不严是密不可分。

    所以针对这些情况,妈妈觉得家长还是应当重视社会和家庭生活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现在再来想想这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呢?原因就很明白了,其实她不外乎也是想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受教育的环境。

    现在很多家长对此类流传几千年的经典并不苟同,认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有所冲突,却不知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却在不断研究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就这些就足以让我们这些为人父者、为人母者深思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这点特别重要。眼下的教育理论印证了一个教育规律:那就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含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教育环境对知识形成,能力的培养,人生价值的实现产生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再具天赋的人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机会,而风气纯正、环境优雅的学校才是求知学子的最好选择。

    孟母一而再,再而三地举家迁徙的结果是:孟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妈妈从不想让彤彤成为什么伟大的“家”,但是让他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妈妈还是要努力为他创造的。所以这“孟母三迁”还是值得妈妈学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