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毕业赠言:认识你自己!

(2014-07-13 14:02:46)
标签:

毕业赠言

木桶理论

认识你自己

反木桶理论

利比希法则

                                       2014硕士毕业赠言:认识你自己!
                                                   王君超

                
 2012年的毕业礼物是“清华秤“,希望大家时刻清楚自己的分量,不骄不馁、不卑不亢,以浩然之气安身立命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b397f0102einj.html);今年送给你们的礼物有实有虚。实的是一个“放飞梦想、放飞未来”的清华铭牌,这大抵是每位导师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的美好愿望。相比之下,也许送给你们的两件“虚礼”更具深意:一个是“木桶理论”示意图;一个是“推物比赛”的漫画。
               http://s4/small/001DB59lgy6KpJ8X2zFf3&690                   http://s5/small/001DB59lgy6KpFCF8hu94&690          
总结十余年的研究生教育经验,除了用博雅教育理念培养大家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强调认识自己,找出“短板”。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Cannikin Law,Cask Effect Theory)是我在每次学术例会上都强调的高频词。

德国科学家利比希根据1828年Carl Sprengel 在农业科学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提出“最小因子定理”(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木桶理论“与此颇有用相通之处。简单地说,“木桶理论”的含义就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人格、品性和理性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洞察自己的劣势。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答曰:“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后来成为镌刻在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它要比另外两句“你是”(Ἑγγύα πάρα δ'ἄτη )和“毋过”(μηδεν αγαν)难得多。所以尼采在《道德的系谱》中有言:“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为师之道,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之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莘莘学子认识自我,明白其在哪些方面“有所不能”。

 另一幅虚拟的礼物是这幅“推物图”。谁都知道,推一个球体要比推一个有棱有角的立方体摩擦力小得多。但是在下坡时呢?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虽然这只是一个漫画,但它对做人之道寓意深刻。俗话说,“作人要正直,作诗要圆滑”。
                   http://s4/bmiddle/001DB59lgy6KriVlykHf3&690
最喜欢听到别的老师那句真诚的评价:“你的学生都很好”。一个“好”字,概括了你们共同具有的正直、善良品性。但是,“佼佼者易污”。一旦从被称为“净土”的校园走向被柏杨称为“酱缸”的社会呢?会不会目迷五色、耳乱七音,同流合污、迷失自我?古今多少伟岸挺拔之士,在历史的大变革中被泥沙裹挟而去,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所谓大浪淘沙,守住真心、坚守良知确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我从不期望教出来的学生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而是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在全球化时代具有人文情怀的“好公民”。不然,蔑视社会规则和”笨功夫“,醉心于蝇营狗苟地耍小聪明,走捷径、抄小道;为了利益而罔顾价值,只会使自己滑向万劫不复的
深渊。即便出将入相,在我看来也无甚价值。
     还有, 如果你们懂得辩证思维,那就不会对这两幅图只做片面的理解。比如,“木桶理论”助你清醒、反思,但是也应洞悉“反木桶原理”的道理。这就是德鲁克(Drucker)的那句名言:“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要整合和强化自己的优势,而不要成为木桶上的短板。在另一幅图中,如果一味强调“棱角”也会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因此还要懂得“外圆内方”的辩证法。做人必须有原则、重气节、不苟同,同时也不能忽视多元文化素养的养成。要学会海纳百川,胸中自有大格局、大气象,而不能沉醉于个人的”小世界“自孤芳自赏。

前路漫漫,成龙成虫、为忠为奸,有时只在一念。而“一念”的背后,则是长期不懈的修为。在你们”放飞梦想“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王君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