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介融合势不可逆——在“2014传媒发展论坛”表达的观点

(2014-04-19 16:18:20)
标签:

报纸消亡

报业转型

媒介融合

传媒发展论坛

杂谈

                                     媒介融合势不可逆
                      ——在“2014传媒发展论坛”表达的观点 
                        http://s1/mw690/001DB59lgy6IfIjFRaE90&690
                                                                       (图:by @金兼斌)
“2014传媒发展论坛”,我表达了以下三个观点:

1. 报纸消亡是可能的。

报纸消亡10年论争源于误解,很多人竟然不知道“报纸消亡”是指“大规模发行日报”的消亡。2008年11月我与“报纸消亡论”的最早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经过邮件沟通,试图澄清业界的一些误解。所以,学界与业界的有些争论实在是离题万里。不要担心纸媒转型后文化传承会中断,因为纸报形式消失了,报纸品牌还在,还会以其他形式传承文明。

2. 报业转型是必须的。

学界和业界争的是理论,实践却一直在推进。其实,新闻出版署2008年就提出“数字报业”,报纸的转型就开始了。忧患意识则更早,2003年喻国明提出“拐点论”;2005年吴海民提出“寒冬论”;2005年11月刘建明在国内提出“报纸消亡论”.....如今,试问哪家报纸没有转型?从手机报到微博、微信、APP、全媒体,二维码、云报纸.....一直在做。

3. 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且不可逆的。

尽管有美国专家提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媒体都放在一个黑匣子里”。但是事实上,随身只携带一个iPad,或者只戴一付谷歌眼镜的趋势在增强。反对融合的声音作为一种辩证的反思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趋势的把握是失误的。由于中国的情况特殊,判断报纸的发展趋势要把握三个方面:一要看读者流向,美国报人所说的“读者流向哪里,我们就流向哪里”值得借鉴;二要看市场;三看党管媒体语境下的管理政策。中国报纸市场化程度低,且承担宣传任务,不会与世界报纸同步“消亡”,但大趋势不会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