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敦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吉祥物水晶石公司体育 |
王君超
http://s10/middle/597b397f4c5b82a503789&690
被“剧透”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
“八卦”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不,伦敦奥运会尚未开幕,英国的博彩商家就纷纷押下赌注:有赌官员将郑重宣布UFO光临主会场上空的;有堵伦敦市长持火炬时会失手烧着头发的;有赌辣妹组合在表演时设备出现故障的;还有赌奥运圣火在最后一个火炬手中熄灭的......五花八门,令人眩目。
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围绕这次奥运会吉祥物的“八卦”与对“中国制造”的杯葛(boycott)。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正如这支儿歌所唱,这两个为孩子们设计的、具有金属现代感和伦敦文化符号的独眼卡通文洛克(Wenlock)与曼德维尔(Mandeville),由于都只有“一只眼睛”(设计含义为“照相机镜头)而令不少伦敦人感到奇怪,有敏感的网友联想到诞生于英伦的神秘组织“共济会”(Free
and Accepted Masons)的“全视之眼”(All-seeing
Eye);还有的英国人不满其设计形状,认为其寓意“下作的性暗示”和“生殖器崇拜”,而且右边的那个还兜着“尿片”,“完全是丢尽了英国人的脸”。有的网站还推出“恶搞”专辑,卡通形象被恶搞成了性爱玩具、卫生巾、开瓶器、保龄球、独眼警察、“恐怖大王”等(详见:http://www.b3ta.com/challenge/olympicmascots)。
更有离奇的“八卦”称:这两只“独眼卡通”的设计灵感,出自中国古书《山海经》中的“一目国人”。于是,书中的“一目国”,也被过度解读为对今次奥运主办国的揶揄。
如果说如此“八卦”令人感到好笑与无奈;那么,一些人借此针对“中国制造”发难,则让人感到不可理喻——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吉祥物动画宣传片,吉祥物的样品模型也同样是“中国制造”。这一消息经英国媒体披露后,立即有英国本土的动漫公司指责伦敦奥组委违背了奥运精神,同时还有数位动漫人士打着“拯救英国动漫产业”的旗号,贬低“中国制造”的水准,“酸葡萄”心理令人咋舌。英国《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在报道英国动漫界的态度时,在标题中用了“FURY”一词,可以翻译为“恼羞成怒”。
众所周知,吉祥物不仅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展现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是阐释“奥运精神”的生动载体。在全球化时代,奥运精神并不局限于体育竞技的范畴,而是全人类竞争、友谊与文明的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仅适用于那些在赛场上激烈竞技的运动员,而且也适用于那些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以及为奥运会提供各种资源和技术支持的企业。在奥运会上一展雄长,是多少企业的梦想?正如著名歌手丽昂娜·刘易斯(Leona Lewis)在北京奥运闭幕式“伦敦八分钟”所唱:
为了能让“中国制造”跃上奥运舞台,中国的企业比服务、拼创新、赛质量,终于能在奥运会大显身手并占据主流地位,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辉煌梦想,同样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据悉,90%的伦敦奥运会商品都产自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其中仅“中国制造”占65%,种类涵盖了从开幕式投影到吉祥物,从观众座椅到旗帜、服装,从人造草坪到各种徽章……它们不仅没有令“奥运精神”蒙羞,反而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保罗-戴顿在评价水晶石公司时说:“他们不知疲倦地和我们的团队一起战斗,做出了一个国际水准的影片……我为吉祥物感到自豪,也为这个动画影片背后的团队感到自豪。”
反观英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对“中国制造”的杯葛,不禁令人感慨系之。它们与美国参议员哈里·里德要求将中国制造的美国奥运代表团服“全部烧掉”一样,都与奥运精神背道而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八卦”归“八卦”,杯葛归杯葛。奥运照样举办,圣火照样燃烧。“中国制造”的吉祥物商品,也会一如既往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传递吉祥。
(注:此文系《光明日报》“传媒与社会”个人专栏第三期的“剧透稿”,将于28日的见报稿做了较大的改动,发在这里作为博文与专栏评论写法之参照。如若转载,谢绝“标题党”擅加“八卦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