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597b397ft751c8c253862&690
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的群雕《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 特洛伊故地的木马(旅游项目)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希腊神话所营造的悲剧意境,不免使人产生“常使英雄泪沾巾”般的共鸣。
当人们对“战争女神”雅典娜(Athena)和攻陷特洛伊(Troy,今土耳其特洛瓦镇)的英雄奥迪修斯(Odysseus)崇拜有加时,我则对拉奥孔(Laocoon)的不幸遭遇而伤感不已。身为特洛伊城阿波罗祭司的拉奥孔,因识破希腊人的木马诡计并大胆揭发,竟惨遭雅典娜的毒手,他应该作为特洛伊的“民族英雄”而永被后世景仰。
艺术史上,一般将拉奥孔之死看作是“人与神冲突的悲剧”。拉奥孔的“原罪”,在于他在献给海神波塞冬的圣地上结婚生子,亵渎了神灵。后来雅典娜出手加害,不是因为她与拉奥孔有隙,而是因为她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有阻止者,肯定要付出血的代价。
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因为关系复杂而引起众神的态度分歧。宙斯之妻赫拉、智慧及战争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支持希腊;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战神阿瑞斯则支持特洛伊;宙斯起初保持中立,但后来转向支持希腊联军。虽然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帕里斯诱拐海伦,但起因却是“帕里斯的评判”——宙斯授意正在牧羊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神阿弗洛狄忒(维纳斯)三位女神中选出一位“最美的女神”,并将“纷争女神”厄里斯留下的写有“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判给她。帕里斯将金苹果判给了许之以最美女人海伦的阿弗洛狄忒,而没有送给自视甚高的雅典娜,从而引起了她的嫉妒与报复。也许惩罚拉奥孔并不违背众神的旨意,但雅典娜之误,就在于她为了一己私欲,在拉奥孔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出力时害死了他。值得指出的是,在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及一干众神报复他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众神代表天地万物,与大自然喜怒无常,酷爱报复的脾性相吻合),正因为此,希腊“神话”其实都是“人话”——伟大的“人话”。不像谦卑恭敬的中国神话,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都当成完美无缺的“神”来美化、神话。
在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行将结束时,预言家拉奥孔代替波塞冬的祭司来到海边献祭,他识破了洛伊人木马的诡计,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拉入城内,否则便会有有灭顶之灾。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拼命地向木马掷出一只长矛......但是,这些努力不但未能说服愚昧的特洛伊人,反而招来杀身之祸——支持希腊联军的雅典娜从海中调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两个儿子活活缠死。
可见,预言家拉奥孔出于保护本城百姓的意图说了真话,并不畏奥林匹斯诸神的淫威而拼死抗争,他的行为实属壮举。他预言了“木马屠城”的阴谋,并留下“Equo
ne credite, Teucri / Quidquid id est, timeo Danaos et dona
ferentes”(不要相信这木马,特洛伊人 /
即使希腊人带着礼物来,我也怕他们。)的名言。
“拉奥孔之死”素来成为古罗马文学家和雕塑家喜爱的题材。由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agesandros)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polydoros)、阿塔诺多罗斯(athanodoros)共同完成的群雕——《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The
Laocoon and His
Sons),所表现的悲惨与挣扎,撼人心魄,令人扼腕。雕塑中的拉奥孔肌肉发达,孔武有力,恐非一个文弱祭司的真正形象;雅典娜放出毒蛇杀人,过程也绝不至于那么复杂。因此可以推测,这正是雕塑家对拉奥孔英雄气概的一种艺术化处理。也许正是这种艺术再现,才成就了拉奥孔这个不朽形象的千古绝唱。美国学者S.V.
Tracy甚至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死亡成为代表整个城邦的符号”。
海德格尔说:“一切凝神之思都是诗,而一切诗也都是一种思。”拉奥孔雕塑所唤起的对人类命运的“凝神之思”,又何尝不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作?
对比研究:
特洛伊战争起因、爱与欲的另两部电影:
1.《新木马屠城》(中文字幕)
2.《特洛伊的海伦》(英文原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