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玛窦纪念馆势在必建(多图)

(2010-07-16 23:24:52)
标签:

matteo

ricci

利玛窦

传教士

墓地

北京市委党校

旅游

 http://s4/middle/597b397fg8b6ea597e783&690   http://s4/middle/597b397fg8b6ea6309393&690 
         利玛窦肖像(澳门游文辉绘)                  位于北京行政学院(市委党校)院内的利玛窦墓http://s10/middle/597b397ft8c23b59f6fc9&690&690 

       利玛窦墓地的文字说明                 北京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的李秀梅副教授坚持义务为学员讲解利玛窦墓的历史沿革。        

     今年5月11日是利玛窦(Padre Matteo Ricci)逝世400周年(1610~2010),中意两国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展览或较高规格的研讨会。往日异常静谧的北京市委党校,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这里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前来“朝圣”的各国外宾络绎不绝。光是来自利玛窦家乡意大利的宗教人士,一次就坐满了4辆旅行车。

    利玛窦被称为“西学东传第一人”、“欧洲汉学之父”和“跨文化交流第一人”。他对和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不止合编了第一部中西辞典、绘制了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制作了第一个国产的机械钟表;而且在于他在传教的同时,也为封闭的中国带来了欧洲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他还28年如一日地研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质。直到临终前,他还立下遗言,希望能把他和徐光启合译的书籍完成,“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比利玛窦对中国所作的贡献,中国人给他的荣誉也毫不逊色,尽管他在华传播欧洲文明的最终目的是传教。不管是400年前万历皇帝钦赐墓地,还是400年后名列中华世纪坛的《中华千秋颂》,都可谓一个外国人所能享受到的最高荣誉。最近几年,有关利玛窦的书籍出版也繁荣起来。在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上,就能检索到230笔之多(含同名异版书)。但是,环顾神州大地,无论是在利玛窦初登中国大陆的居住地肇庆,还是他长眠的首都北京,至今都没有一个“利玛窦纪念馆”,实在令人感到遗憾;而在利玛窦的故国意大利,由于罗马教廷的禁令,利玛窦被忽略了近三个世纪。

    据悉,自1979年墓地重建以来,北京行政学院曾先后接待过前来拜谒的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比利时首相让·吕克·德阿纳、葡萄牙总理席瓦尔、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等重要来宾,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如果在墓地附近建设一个“利玛窦纪念馆”,则无论从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角度,还是弘扬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都善莫大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