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4日晚,有“杂文家硬汉”之称的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储瑞耕先生做客清华园,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博士们探讨“人生三不朽”的话题。虽然做过两次开胸手术,但是带着人造金属心脏瓣膜的储先生仍坚持站着演讲。他慷慨陈词、声如洪钟,令听者时而抚掌大笑,时而颔首深思。清华学子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他以一个省报记者、评论员的身份,何能以杂文、评论为武器,笔走龙蛇40年,无所畏惧地为弱势群体讨回公道,将炙手可热的贪官拉下马?演讲之后,有20多名清华学子踊跃提问,他们除了希望获得他亲笔签名的《储瑞耕人生小道理》和《杨柳青20年》外,更是为了和这位侠肝义胆的新闻界前辈进行思想的碰撞和话语的交锋。
清华学子提出的问题,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尖锐、有的消极中蕴含着积极。储瑞耕先生开诚布公,坦率作答,令一些同学直呼“过瘾”。例如:
问:新闻媒体是否拥有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如何才能更慎重的行使,使其真正为人民说话、为群众办事呢?
答:现在社会上,不仅在中国,普遍公认的存在三种权力,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新闻媒体无疑拥有至关重要的话语权。要想真正行使话语权,记者本身是关键,记者要树立“立德、立功、立言”的志向和抱负,不以一时的利益左右新闻记者的责任感。
问: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不朽”呢?
答:难道还有人希望“速朽”(当“毛毛虫”之类)?你们举手,我看一下,有多少人希望那样?当然,“朽”与“不朽”又是相对的。昨天晚上吃饭时,有位朋友问我:老储,你给人讲课,是不是为了“名”?我说:一,当然不全是,还是“传道”吧;二,反问:即便是为了“名”,又有什么不好?依我看:古往今来,真正“重名”的人注重“仁义廉耻”,做人做事往往比较谨慎,而一切犯大事最后锒铛入狱甚至走上断头台的,百分之百不重“名节”。“三不朽”中,“立德”是前提。
问:有记者说“酒肉穿肠过,正义心中留”。你如何看?
答:
“酒肉穿肠过”怎么还能“正义心中留”?我看这是扯淡!骗人!白天一旦“酒肉穿肠过”,恐怕就会“晚上万事休”了。
作为记者,一次堕落都不可以。不能出卖自己的良心。
问:说真话为什么这么难?
答:有多么难?作为记者,如果我们不做社会的良心,不为老百姓说话,那该怎么办呢?
说真话,多少要冒点风险。因为不希望你说真话的那些人,手中往往有权力,甚至有刀子、有手枪。因此,一、说真话很难。二、还是要说真话。三、说真话有说真话的技巧。
问:新闻评论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思想。
问:如何治理有偿新闻?
答:让新闻成为新闻,让广告成为广告。
问:您是如何为“杨柳青“专栏写出800多篇评论的?
答:“坚持”二字。
问:如何看待传统媒体的正襟危坐和网上的恶搞?
答:过于正襟危坐不行,过于嬉皮笑脸也不行。(关于博客的实名)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什么一定要我起个“女妖”、“海底的垃圾”之类的网名呢?真名有什么不好?!
(注:以上答问系根据回忆整理,未经储瑞耕先生本人和录音者核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