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邱健金牌的含金量
8月17日,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美国名将马特·埃蒙斯(又译马修·埃蒙斯)重蹈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覆辙,最后一枪再次“放空”,又一次将金牌“让”给了中国选手——上次是贾占波,这次是邱健。
“悲情英雄”埃蒙斯两次与金牌失之交臂,使人在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的同时,也惊讶于赛场风云的波谲云诡。正如网友“今年攒分不押宝”所说:“比赛的魅力就在于此,在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敢下定论。射击比赛尤其如此,这次意外之获再一次说明射击比赛的复杂性和偶然性,是多种因素、综合实力的较量。”
如果说埃蒙斯的失误让人扼腕,失金之后主动拥抱邱健的风度让人钦佩的话,那么,对于30岁才改练步枪三姿的射坛老将邱健来说,这次夺冠则有点儿大喜过望。因为中国步手枪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认为,能夺得奖牌就是完成任务;邱健之前的愿望则是“能把自己正常的水平反映出来就可以,并没有期望很高”。
对于意外夺金,邱健则在赛后对记者说:“今天这块金牌,幸运占了大部分,但我的努力也能占一小部分吧”。但是,他的这“一小部分”的努力,并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可。“邱健,你的金牌含金量是多少”的质疑,以及“中国之队含金量最低的金牌出炉了”的评论,又将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邱健得来的这枚金牌,真的就不那么“金贵”吗?
毋庸置疑,如果没有埃蒙斯失误,邱健的金牌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说,邱健的这枚金牌来得相对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那场比赛的前前后后就可以看出,这枚金牌也并非一块随意砸到他头上的“馅饼”。
在资格赛中,卫冕冠军贾占波由于表现平平而惨遭淘汰;邱健则凭借出色的发挥,而以第4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在他的前面,该项目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斯洛文尼亚老将拉伊蒙德·德贝韦茨则以1176环的成绩名列第一,埃蒙斯以1环之差位居第二,乌克兰的尤里·苏霍鲁科夫则又以一分之差位居第三。在决赛的激烈角逐中,埃蒙斯在倒数第二枪打出9.8环,排名第一,以3.3环的优势摇摇领先于邱健。但埃蒙斯再次重演了雅典奥运会的悲剧,这次他虽然没有脱靶,却只打出了4.4环;邱健则正常发挥,打出了10环。他凭最后一枪的正常发挥,以及埃蒙斯的失误神奇扭转战局,最后以领先苏霍鲁科夫0.1环的成绩获得金牌,苏霍鲁科夫和德贝韦茨则分获银牌和铜牌。由此可见,邱健的“捡漏”,是在连超中国队的两位主要对手,并“一枪一枪地坚持”的情况下取得的。他在最后一枪的关键时刻反超0.1环,才终以“17年磨一剑”的实力,揽回了从埃蒙斯手中滑落的金牌。
如此看来,邱健的金牌同样可贵————
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枪枪不留遗憾”的竞技原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成功在于比赛时不管别人,只想打好自己的,让每一枪都不留遗憾。
其可贵之处,也在于他拼搏到底的坚强信念。据悉,邱健15岁开始练射击,他当年的很多队友如今都已退役,只有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仍在坚持。雅典奥运会前,他因状态不佳而名落孙山;十运会的决赛中又与金牌失之交臂。因此,邱健的情绪一度十分低落,甚至动了退役的念头;但在教练马军的鼓励下,他终于挺了下来。
其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始终是一个“有准备的人”。王义夫曾说:在射击这个项目上一切皆有可能,而“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邱健准备了,坚持了,努力了。于是在命运女神的眷顾下,他成功了。如此金牌,即便像有人说的“是捡来的”,难道不也同样可贵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