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超:喜见“奥运号外”热(组图)
标签:
奥运评赛观赛号外时评 |
喜见“奥运号外”热
今日果见“号外热”。据初步统计,8日晚间和今天凌晨出版号外的报纸就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的电讯》、《北京晚报》、《天津日报》、《南方日报》、《湖北日报》等4家报纸联合版、《京九晚报》、美国《侨报》、《欧洲时报》等10余家。此外,还有许多报纸在当天推出了“奥运特刊”或”奥运珍藏版”。《哈尔滨日报》在奥运会开幕当天推出了百版奥运特刊《盛典》,其意义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不亚于号外。
《光明日报》的号外最有文化韵味。该号外由两个版构成,铜版纸印刷,共印5万份。号外充分利用奥运会形象标志、主题口号等,亮点在于突出了《光明日报》的文化特色,通过诗歌、绘画、对联、剪纸等文艺形式和文化人看奥运等内容,展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与多彩。
(《光明日报号》奥运开幕号外)
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出的手机报“号外”最为新潮。这份名为《北京!北京!》的新媒体号外由新华网编辑,于8月9日24:27分诞生。该“数字报纸”号外报,可以称为全国首个“奥运开幕式手机报号外”。它图文并茂,并突出了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如摘登手机读者在欣赏开幕式时用发来祝福短信,打破了纸质报纸号外的限制,丰富了号外的内涵,也拓展了“报纸号外”的外延。
(《新华每日电讯》“百年梦圆”号外局部)
当然,奥运号外的价值不仅限于在新闻业务方面的突破。除了新闻价值,奥运号外还承载了奥运精神和文化价值,蕴含着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承载了社会舆论,因此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次奥运号外的“热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全体华人的心声,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以“百年梦圆”为主题的号外一经面市,就出现了洛阳纸贵、一报难求的局面。正像领到《新华每日电讯》号外的一位军人感慨道:“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节日,是百年不遇的喜事,这份“号外”也是百年不遇的,很有纪念意义!我要一直留着它!”
(本文独家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