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赤壁》

(2009-05-10 21:28:49)
标签:

京剧

赤壁

杂谈

分类: 京剧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京剧《赤壁》,感觉很好。有导演张继刚,不用担心场面不够宏大,有于孟李,不用担心阵容不够豪华,有朱邵玉,不用担心唱腔不够好听。之前最担心的问题是服装和动作设计,真怕为了所谓的还原历史,让诸葛亮、曹操、周瑜都穿上标准的东汉服装,从头到尾垂着手臂深沉地抒情,搞出一台背景+京剧唱段的话剧来。赤壁的实际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大段的对唱、严谨的程式动作、传统的服饰,于魁智的行云流水,李胜素的绝代风华,孟广禄的洪钟大吕,李宏图的潇洒俊美,杜镇杰的沉稳独特,张淑景的干净身手,美丽的京剧元素配合着神奇震撼的视觉效果,真正让现代技术手段为京剧所用,而不是喧宾夺主;真正让京剧的精华成为主导,而不是调剂,让我们觉得,这就是京剧,很纯粹的京剧!虽然比不上电影《赤壁》观众多,影响大,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说,这出戏比电影要出色的多,他沉淀着国粹的精华,展现着京剧的革新。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瑕疵,孙权用陈俊杰演不合适,陈俊杰没有气场,唱功很一般,置身于于、孟、李、杜之中,明显逊色,如果换成杨赤就更好了;曹操横槊赋诗有些太潦草,展现的空间不够,而且,难道曹操手下全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寄生虫,就没有一个头脑清楚的谋士?如果能有一两个谏阻的声音会更真实,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篇幅;舌战群儒一场,诸葛亮凌厉有余,温雅不足,有唇枪舌剑、挥洒自如,却少了几分温文尔雅、诙谐大度;孙尚香上阵杀敌可以理解,小乔也打仗就不必要了,可能是为了展示素素唱念做打全面的功夫吧;再有,唱词有些文学性偏强,过于穿凿了,像我这样的正村级文学家尚且要思考一下才明白什么意思,有几句最后也没闹明白出处典故,不太理解,这样不利于向一般观众普及。

发几张图片:

1、铜雀兴兵:

专题资料:第一场:铜雀兴兵

2、舌战群儒,于老板的个子不高,但是气场很强,站在一堆人里总是很抢眼,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的衣服上那么多花,用纯白色不好么?

图文:京剧《赤壁》首演-舌战群儒

3、草船借箭,效果真好,不知道啪啪射在船舱顶上的那几支是咋上去的?难道是专门聘请了国家射箭队的人射的?

专题资料:第四场:泛舟借箭

图文:京剧《赤壁》首演-草船借箭

4、诸葛亮和周瑜泛舟江上,很欣赏这出戏里对周瑜的处理,为他摘掉了嫉贤妒能的帽子,瑜和亮是一种惺惺相惜互相敬慕的关系。只是,这张图片太唯美、太浪漫、太诗意了,霜冷雾重,朦胧月色下轻灵飘逸的一叶小舟,两个人衣带当风,一个羽扇纶巾,一个白衣胜雪,怎么看都不像是来借箭的,倒像是偷偷出来搞断背的?一笑。周瑜的衣服是几个主演中设计最漂亮的,既保留了京剧服装传统的样式,又做了适当的改变,很好的衬托出了周郎的风流儒雅。

图文:京剧《赤壁》首演-泛舟江上

5、小乔和周瑜,英雄美人,看惯了素素和于老板搭档,换了和李宏图,有点不太适应。另外这里小乔内穿大红不太合适,正是国难当头,小乔为国家忧虑,为夫君担忧,应该素净淡雅一点才好。

图文:京剧《赤壁》首演-小乔送征衣

6、火烧赤壁,啥也不说了

图文:京剧《赤壁》首演-火烧赤壁

7、孔明祭江,东吴众将打败曹操时就想,如果就这样热闹地结束了,总觉得少点什么,不够完美,接下来场景一转,从兵戈剑戟一变而成为清冷寂静,孔明乘一叶孤舟把酒祭江,大段的反二黄不但好听,而且使全剧得到了升华,当一切的刀光剑影、胜负成败退去之后,剩下的是对生命的哀叹、对命运的无奈、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

京剧《赤壁》精装后登场孔明念白解释“风”

 

舌战群儒唱词:

东吴臣:
刘玄德屡败北连陷困境
无奈何搬救兵三顾隆中
原以为得诸葛如鱼得水
不料想卧龙来水路更穷
弃新野丢樊城荒郊奔命
败当阳走夏口何去何从
到如今只剩下残兵游勇
凭何物来说我与你结盟
诸葛亮:
我主公刘皇叔汉裔正统
贤士归子民拥父老相从
若不是分兵力救护百姓
关张赵岂容的曹兵逞凶
白河水博望火敌师惊恐
亮银枪偃月刀屠虎斩熊
当阳桥丈八矛独挡万众
英雄血洒荆襄谁不敬崇
东吴臣(这是个丑角,唱词有些搞笑,如果换成严庆谷演就更好了):
你纵有关张赵英豪天纵
怎挡他兵屯百万 将列千员 龙骧虎视
龙腾虎跃 龙行虎步 虎步龙行 龙行虎步
隆儿隆冬 咳巴隆冬 轰轰隆隆 轰轰隆隆
。。。。 是曹公
他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
你孔明我看也黔驴技穷
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
诓吴侯趟混水你移祸江东
诸葛亮:
你单见曹孟德人多势众
我觑他百万兵蝼蚁沙虫
争胜负定天下岂恃武勇
秉仁德万民拥方可屠龙
东吴臣:
汉祚历传数将终
天下半壁归曹公
识时务者为俊杰
人力焉能抗天公
诸葛亮:

说什么汉祚历传数将终
忠臣义士遍寰中
说什么天下半壁归曹公
四海狼烟烽火红
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
俊杰焉能事奸雄
东吴臣:
东吴六郡本清净
休养生息国安宁
蓄势旁观天下事
何苦招惹血雨风
诸葛亮:
坐山观虎虎逞凶
隔岸观火火焰红
游鱼只道江波涌
战火弥天旱死龙
东吴臣:
曹公休书写分明
约我主公结同盟
长塑直指刘玄德
兵临东吴未挽弓
诸葛亮:
虎狼从来嗜血腥
项庄舞剑意沛公
攻刘收荆慑江左
伐吴才是袖里弓
东吴臣:
那曹兵取江陵顺流势猛
我东吴早失却水障山屏
诸葛亮:
北兵他习陆战不谙水性
怎比我弄潮儿浪里英雄
东吴臣:
你主他遭惨败元气断送
有几许残兵马抗得曹公
诸葛亮:
关云长守夏口岿然不动
还有那万人敌翼德子龙
子弟们保乡土投军奋勇
刘使君一登高八方影从
你看那 荆襄地 英雄气 博云空
壮士如虎剑如虹
愿结东吴成合纵
同仇敌忾退强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