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Dalio:从球童到亿万富豪
(2018-07-04 18:16:36)虽然桥水的创始人Ray Dalio已于2017年4月卸任联席CEO,不再负责日常管理,但桥水能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离不开Ray Dalio的管理。
Dalio1949年出生于纽约州皇后区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8岁时全家前往马萨诸塞州。Dalio承认,他在读书时是一个差等生,也不喜欢上学,因此他从12岁开始就在自家附近的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很多当时的华尔街投资人都是该俱乐部的会员。
当球童的经历不仅让Dalio获得了不菲的小费收入,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不少的投资知识,他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小费买的第一只股票是美国东北航空公司,并从中狂赚三倍,也激发了他以后从事投资事业的兴趣。
几年之后,Dalio进入长岛大学,此时其投资组合已经价值数十万美元;此后,Dalio进入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加盟从事零售经纪预算业务的希尔森·海顿斯通公司,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农场主规避风险。
然而在1974年新年前夜,Dalio跟部门老板出去喝酒,发生争执,结果把他老板揍了一顿。同年,在加州食物谷物生产者协会(California Food & Grain Growers’ Association)的年会上,有传闻说他请来了脱衣舞演员当众表演,结果,他被炒了鱿鱼。
被解雇后,Dalio说服了曾经的一位客户雇佣他当顾问,在他的公寓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那年是1975年,他才26岁。
40多年过去了,Dalio成了全世界最厉害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创办的桥水基金长年以来表现一直非常出众,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Dalio的原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现实如何运行
关于桥水诡异的文化,坊间各种传说,不少人批判它“邪教化”的管理风格,但同时又艳羡它出色的投资战绩。而今年,Ray Dalio来中国宣传《原则》一书,也让桥水文化在国内非常火爆。
Dalio爱好野外打猎,是个自然主义者,也是个冒险家。他曾去加拿大捕鱼,苏格兰射猎松鸡,在非洲擒捕水牛,对他来说,打猎就像投资,重在风险控制;那些看似危险的东西,一旦你理解并掌控了它,便不再危险。
Dalio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现实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应对现实。他把自己称为超现实主义者,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有自然规律。那些我们称之为改变世界的人,并不是破解了规律,而恰恰正确利用了规律。经济、金融或社会领域的成功其实也是基于同一个道理。
Dalio倡导保持谦逊的心态。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认识自己的两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自我肯定的;以及我们认知的盲点。
在Dalio的“原则”下,桥水最独特的文化在其宣扬的“极端透明性”:所有员工都可以当面指责对方,无论级别高低、年龄长幼,只要致力于探究真相、解决问题;在背后说人坏话被严格禁止,因为这种行为没有任何价值,只会破坏员工凝聚力;公司内部的会议和通话都被录音,室内甚至还装有录像机,用以记录和调查;各种商业决策,都要对员工开诚布公,以保证所有人都了解真实情况,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公司电脑系统装有“问题日志(Issue Logs)”,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记录大大小小的问题,有些问题听起来完全无关紧要,比如公司餐厅的豌豆太难吃,洗手间水龙头坏了,但对Dalio来说,没有问题是小问题,每个问题都值得员工去彻底解决。
在桥水,员工当众互相批评是家常便饭,脸皮薄的人在这样的文化下难以生存,Dalio想致力改变的就是人的自我中心。他认为,个人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脆弱的自尊心,人若想获得真相、完善自身,就必须克服“面子”。所以,他鼓励员工之间不断相互批评,直到他们能冷静客观、不带情绪地反思这些指责。
Dalio要求他的员工花大量时间互相争辩的缘由。他表示,在金融市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总能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这个行业要求人有清醒的智慧来明辨真假、独立思考。所有草率的结论,都是思维的敌人。这也是Dalio要求他的员工花大量时间互相争辩的缘由,因为草率的代价太高,他会找来身边的聪明人挑战自己的判断,他不在意别人的结论,但却着意结论背后的逻辑推理。
每次决策之后,他都会反思所获结果,并从结果中学习、修正、改善。
他认为,错误与失败本是人生的常态,但我们的社会滋养出的“错误惧怕症”使很多人一次次绕行“错误”,从而错失了改进自己的机会。
Dalio说:从小学开始,我们的教育总让人认为那些犯错最少的人是最聪明的,“不知”与“犯错”是愚蠢丢人的,这样的教育没有让人学会如何从错误中汲取养分,但在现实生活里这却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学校成绩出色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失败的原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