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枕边书与《黑白》书

(2011-11-25 21:18:57)
标签:

枕边书

《黑白》书

新浪博友

网缘情深

随笔

杂谈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s3/middle/62c1559eg8ac81a732532&690 

 

 

枕边书与《黑白》书

 

蒙好友枕边书先生赐予大作,散文集《黑白》一书,置于案头,闲来翻阅,赏读馨予。此书是先生将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散文、随笔集结为《黑白》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为《水墨江南文丛》中的一种。《黑白》选文81篇,分为“闲敲棋子”、“淮水天涯”、“乡音未改”、“小园香径”和“短笛长歌”五个篇章。

 

http://s3/middle/62c1559eg8ac81a732532&690 

 

 

 

http://s8/bmiddle/4f94467dnad903184b5c7&690

 

我的新书—《黑白》

 

枕边书

 

http://s3/middle/62c1559eg8ac81a732532&690

 

 

《黑白》一书的序——黑白缘

 

亦然

 

     有时候你真得相信缘份,比如我和王华的相识,比如我们和“黑白”的交情。

     22年前我在编一份文化杂志,收到王华的一篇散文《黑白》,后来因为不是写苏州的文章,没能发表出来。退稿时我叮嘱王华,散文写得挺好,没能发出来是因为不对我们杂志的路数,我建议他另投一家有较高文学品位的杂志。过了没多长时间王华特地来找我,说他把《黑白》投给天津的《散文》杂志,很快就发出来了。这是我俩第一次见面。后来他又告诉我,他在书店里买了一本与围棋有关的美文选,回家一翻,里面竟然有他的《黑白》!于是特地来与我分享他的意外之喜。

    接下来我们见面就比较频繁了,不谈写作,只是手谈——下棋。

    那些年头苏州作家里的围棋迷经常聚在一起下棋,其中有两位核心人物,一位是老作家范万钧,一位是第一百货商店的老总赵荷生,他俩都是大棋迷,又有号召力,隔三差五就搞一次名目不同的邀请作家参加的围棋赛,特别是范老,他搞的棋赛基本上大家都有奖,奖金从一百元到十元不等,还发奖状,而且大家都能混到一张由苏州棋院颁发的围棋段位证书,因此棋迷作家们都玩得很开心。后来弄得有些外地作家都特意赶来参赛,那是苏州作家圈子里黑白痴迷者的黄金时代。

    我和王华是这些棋赛的中坚分子,逢赛必下。一开始我棋力较弱,不是王华对手,就是由于这些棋赛的砥砺和赛后的苦练,终于可以与王华分庭抗礼了。可惜好景不常,这种棋赛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忙,那股热乎劲头再也持续不下去了,也许是因为网络围棋的突然兴起,既然坐在家里就可以见缝插针下棋,何必劳师动众往一起凑呢?于是我俩竟好多年没见面也没联系。其间曾有人告诉我,《新民晚报》有篇文章提到我,和笔筒有关,我一下子就想到王华,他曾经特地为我制作过一只精美的笔筒。无论多少年不见,友情仍在心里酿着,老朋友就是老朋友。

    去年我因找资料路过王华的博客,被好多篇考证苏州围棋史的文章一下子吸引住了,当时我不知道博主就是王华,但其文字的内容、风格都与王华像,于是留了一张纸条:“你是王华吗?”果然是,于是我俩再续前缘、谈棋论文。今年春节刚过,他便送来散文集书稿,嘱我写序,书名赫然在目——《黑白》!

    我俩的友谊史可以缩成一偈:因文而起,因棋而热,因网而隐,因博而续。黑白二字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

    二十年前初读《黑白》的时候,王华就是一位写作风格相当成熟的作家了,这本散文集一以贯之地延续着《黑白》那股气息:生动,简洁,典雅,书卷气浓郁,文字背后的人生感慨引而不发,往往让人喟叹不已。我最欣赏他写诸多棋人的那些篇章,如同画家笔下的人物速写一般,寥寥几笔轮廓勾勒,稍加点染,一个人的行状便神彩飞扬,形韵兼俱,功力可观。从“本应防”一变而为“本因坊”的知青棋友,凭着一股蛮勇之力在棋枰上浴血战斗的“九断”,浑穆而随意的柿园老人,饱经沧桑的“老特务”……围棋改变了许多人的遭际,围棋也成就了许多有声有色的人生。在王华的笔下,围棋与人生往往水乳交融,难解难分,说不清是人如其棋,还是棋如其人。

    围棋真是一种鬼神莫测的文化奇迹啊,它让无数的人生丰富而深刻起来,而在王华那儿,则简直近于宗教。记不清是谁和我说过,下围棋的人一生都不会感到寂寞。如此说来,迷于纹枰而勤于写作的王华便有了双重幸福:围棋让他丰富,写作让他能够把这种丰富有滋有味地表达出来。王华的人生值得羡慕呢。

    记得王华退休前是在化工企业里一个简称“压力容器”的办公室工作,我猜想,大约拥有能够抗高压的容器对于化工行业来说是个性命交关的事情。由此推及人生,王华有围棋与写作这两层优质容器,任何来自生活的压力都将奈何不了他旷朗无尘的心境,他也是可以终生免检的“压力容器”呀。

 

【注】亦然 著名作家,苏州文联副秘书长,文联创研部主任

 

http://s3/middle/62c1559eg8ac81a732532&690

  

 

我与枕边书先生相识于网络,先生的博学多才着实让我钦佩。每每在先生的博客中赏读先生的散文、随笔、诗词。。。都令我受益匪浅,而且绝对是一种享受。先生给予我每篇博文的点评都是那样的入情入理,诚诚恳恳,认认真真,让我深受鼓舞,深感鞭策,交流也是一种享受。先生笔耕不辍,他的散文、随笔篇篇精彩,还时常发表于报刊杂志上,先生是我的楷模。我期待着在某一天,先生的下一部“散文集”的问世,抑或还是《黑白》书?我依然一定是他的忠实读者!

 

 http://s13/middle/4ac0a6a0ha701270f813c&690

 

   

            窗前明月枕边书

                       http://blog.sina.com.cn/wagnhua19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