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香山神仙之水与玉皇顶佛教圣地静福寺

(2009-08-06 20:56:39)
标签:

北京香山

玉皇顶

碧云寺

香山文化

香山公园

历史香山

香山红叶

佛教

古庙

分类: 北京香山古庙文化

北京香山山峦起伏,风景秀美,树木茂密,空气清新,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香山是北京的骄傲,静福寺(玉皇顶)则是香山璀璨的名珠。

 

静福寺:位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北 1公里许木兰陀山麓。原名玉皇庙,俗称玉皇顶。明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称静福寺

 

静福寺坐落于山腰,约海拔200米处,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有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等,据地方志上记载:那时香火很盛,寺院里建有房间近百间。自山门拾阶而下,有青石板铺成的路并排能走两辆马车,至今人们还称那里为古香道。

 

哪里气候环境非常好,它在两山中间修建,又是建在山腰,在它的正面是没有任何遮拦的北京市城区,站在山门望去,北京城尽收眼底。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温度都比市内差23度,加上这里植被很好,夏日三伏天你进到寺内就会感到丝丝凉意,透入心脾。

 

    静福寺经历代风雨剥蚀和战乱的破坏,尤其是经历了那场把古代瑰宝荡涤无存的“文革”,现在的寺院仅存山门一座,无梁结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三字。中院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寺内还有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顶祭星圣会碑记》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吕祖殿碑记》碑,以及清代扩建关帝殿碑及基座。

 

出寺院山门北侧有一石洞名:金泉洞,深4.25米,高2.9米,洞底一小汪泉水冬夏不枯,洞顶有一小洞,于洞内可以望天,为寺中一奇,直到现在每天都有许多人到这里打水。这里的泉水清凉甘甜、冰凉彻骨,由于这里的水质好常年吸引着来自北京各个城区的人前来打水。

       

              

 

前几年我和战友来这儿时泉水还较旺,爬山口渴时喝上一两口,清凉沁脾,登山的疲劳顿感消去大半,有时下山时还不忘带回一桶水喝。在北京香山有很多这样的泉水,比如樱桃沟、老爷沟、还有这里的玉皇顶,据说樱桃沟的泉水是最好的,水甜,夏天用这水煮饭,一星期都不坏。就连皇帝过去都喝过这水。

 

玉皇顶的水比较稀少,但可以治病,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要到玉皇顶打水,得半夜去,否则白天排老长的队还打不到水。也有人说老爷沟的水最好,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香山的各种泉水我几乎都喝过,但品不出哪种水为上,但我喜欢用玉皇顶的神水烹茶,感觉好极了。


  今天我和罗老师来到这里时,只见从泉眼处的大石头缝中钻出一个手提塑料水桶的白发老人。 大娘,我们渴了,给我们喝口水吧?老太太白了我们一眼,说:小伙子,我从早上天一亮就在这接水,好不容易才接了这一桶,想喝自己去舀。

 

其实我们是在和老人开玩笑,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是从方庄、顺义、通州天不亮就来到这里,好多有病的老人喝这里的水,身体神奇地好起来,这里的水,被称为“神水”据说饮用这里的水,可以治病,白头发可以变成黑头发;更为神奇的是:一位老人有脂肪肝,喝了半年这里的水,去医院一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了;还有一位更为神奇,得了胃癌。喝了一年这里的水,也奇迹般地好了。我看到他时,身体很棒,笑逐颜开地,背着两大桶水穿梭在香山的林荫小道上……

 

毗邻寺院北侧还有一处泉水,这是隐匿于青石缝中的一处泉眼,打水的人要弓身才能进去。青石缝内只能容一个人弓身坐卧在里面,青石四壁常年透出水气,冬日里外面无论多么严寒,石缝内的泉水总也不会结冰。

  

正是发生在身边这些老人的例子,让更多的老人加入了背水一族。我虽然不相信喝水能治病,但我更愿意看到老人们,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和谐而又美好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