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静宜园)之见心斋(上)


标签:
北京香山香山公园见心斋围廊景观建筑静宜园碧云寺卧佛寺西山杂谈 |
分类: 北京香山园林文化 |
上周末,我和罗老师从静宜园北门而入,过眼镜湖,沿腊梅谷上行,穿过一个夕阳斜照的小桥,来到一道古色古香的围墙,墙内即著名景点《见心斋》。这里是静宜园保存较完好的古迹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小院内建筑布局极富江南情趣。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乾隆时期主要景观建筑有见心斋(三间歇山式建筑)、正凝堂(五间硬山建筑)、来芬阁(二层二间东面接假楼上下二间悬山建筑)、畅风楼(原为二层三间歇山式建筑,后改硬山,2007年大修恢复原状。)和融神精舍、养源书屋、就松舍、去岩书屋等。至今其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院内亭、廊、轩、榭、阁、池布置相得益彰,精致巧妙。传说是皇帝鉴证大臣是否对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见心斋。名字中颇有几分禅意,虽不知道皇帝是否真的验证出了臣下的真心,但毫无疑问的是:人在此园中,真性乃自见。一身脱凡尘,全心返自然。
乾隆四十年作《见心斋口号》诗曰:
山半拓池一亩宽,见心因以额斋端。
思量此事诚为易,若曰人心实见难。
乾隆于三十四年(1769)始有御题见心斋内来芬阁景点诗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