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香山文化
北京香山文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34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香山(静宜园)石刻汇总(下)

(2008-12-12 17:12:35)
标签:

香山石刻

北京香山

静宜园

石刻

香山公园

香山文化

二十八景

梅兰芳

西山

分类: 北京香山园林文化

璎珞岩

璎珞岩,刻于清音亭西水池上端石壁上,为清高宗御题。原文曰:“横云馆之东,有泉侧出岩穴中,叠石如以,泉漫流其间,倾者如注,散者如滴,如连珠、如缀旒,泛洒如雨,飞溅如雹。萦委翠壁,  众响,如奏水乐。颜其亭曰清音,岩曰璎珞。亭之胜以耳受,岩之胜与目谋,澡濯神明,斯为最矣。滴滴更潺潺,琴音大地间。东阳原有乐,月面却无山。忘耳听云梵,栖心揖黛鬓。饮光如悟化,不复破微颜。丙寅乾隆御笔”。今石刻尚存。

 

山行诗刻

山行诗刻,刻于重翠崦西侧山石上,原文曰:“石浅新修辟,坦平榛莽嵘。山高云出回,径复马行徐。缓荫龙青嶂,清流汇碧渠。据鞍舒旷览,不觉口岩居。”为清仁宗御题。今石刻尚存,个别字迹已不清。

 

对瀑诗刻

对瀑诗刻,刻于松坞云庄内“双清”石刻东南侧石壁上,为清宣宗御题,诗文曰:“何来匹练下云峰,洗出芙蓉拨黛浓。落日街山晚风静,牖忽对处涤心胸。壬寅春道光御笔”。今石刻尚存。

 

阆风

阆风,位于阆风亭下方,石刻字迹向南。

一拳石

 

一拳石,在玉乳泉上方,字迹向东。

 

熊希龄诗刻

熊希龄诗刻,在静宜园森玉笏的石壁上,刻有熊希龄于1922年5月写的一首诗,字迹清晰,上曰:“远看塔影漾湖波,又听群山唱晚歌。为念众生无量苦,万山深处一维摩。丹炉石洞话前因,汉武秦皇迹已陈。欲学长生终是幻,倚栏却忆散花人。”小字题记曰:“余久病未愈,乃率童子军游森玉笏,即支帐住宿于此,以诗记之。壬戍五月凤凰熊希龄”。

 

梅石

梅石,位于静宜园唏阳阿西北路上端,一块巨石突立其间,1931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亲笔在该石上刻下两米见方“梅”字,在“梅”字的右下方刻有“兰芳”二字,左下方刻有小字题记,曰:“壬戍二十有四日,肃紫亭,齐如山,梅兰芳、王幼卿、李释堪同来,兰芳写梅,释堪题记,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齐如山监刻。”巨石上的字迹清秀、俊逸。吸引了许多游客寻觅参观。

 

翠微

翠微,镌于芙蓉馆遗址下东南侧路旁石壁上,为书法家大康书。字迹向北,刻于1986年。

 

香山公园八百周年纪念

香山公园八百周年纪念,刻于芙蓉馆遗址下东南侧路旁石壁上,其诗文曰:“紫抹香山赤,凤鸣古木秋。幽云明眼底,天际是年畴。”为书法家吴伯奇所书并赋诗,字迹向东南。刻于1986年秋。

 

香炉峰

香炉峰,刻于鬼见愁山顶,为书法家名人张荣庆所书,刻于1988年秋。

 

鬼见愁

鬼见愁,刻于“鬼见愁”山顶,为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字刻于1988年秋。

 

笑揽香峰

笑揽香峰,刻于香山索道中站上端牛犄角山的巨石上,字迹向东,为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字刻于1988秋。

 

知松

知松,刻于1989年新辟景区知松园内,字迹向东,为书法名人苏福龄所书。字刻于1989年10月(1993年换成知松园石刻)。

 

枫林村

枫林村,刻于香山别墅南侧月亮便门上,字迹向南,为书法名人苏福龄所书。字刻于1989年10月。

 

静翠湖

静翠湖,三个字刻于静翠湖北侧路口立石上,字迹向北。为书法名人张庆元所书。字刻于1990年。

 

水帘洞

水帘洞,三字刻于眼镜湖西北侧流水叠石上,字迹向东南。为为书法名人张庆元所书。字刻于1990年。

 

璎珞岩

璎珞岩,二十八景之一,三字刻于璎珞岩处石壁,字迹向东,为书法名人王文良所书。字刻于1990年。

 

清音亭

清音亭,三字刻于璎珞岩处一大圆立石上,字迹向东,为书法名人王文良所书。字刻于1990年。

 

带水屏山

带水屏山,1991年刻于静翠湖边,字迹向北

 

知松园

知松园,石刻于1993年立于景区内,高5.5米,宽2.5米,重50吨,石为紫褐色,埋深0.5米。由书法家李达源题写,字迹直径0.8米。

 

静翠湖

静翠湖,石刻为1991年立于静翠湖西面路边,字迹向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