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2008-11-09 22:20:13)
标签:

挂甲塔

北京香山

香山红叶节

香山文化

历史香山

香山公园

健锐营

杂谈

分类: 北京香山古庙文化

今天又是一个难得的星期日,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心情特别的好。上午办完事后,我和罗老师约好,下午去探访一下向往已久的香山胜景之一---挂甲塔。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挂甲塔位于香山静宜园西北侧的山垭口,从香山停车场向西望上去,有一个由南北两处山脉形成的巨大山口,南边的是香山主峰---香炉峰,北边的叫天宝山主峰-猴石崖,两山之间的交界处就是形势险要,兵家必争之地的隘口,资料介绍那里有一个白塔,叫挂甲塔,但是那个白塔的形制以及周边的情况却语焉未详,于是我们决定到实地去探访一下。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从香山公共汽车停车场出发到塔后身村1.8公里(直线距离,以下简称直距),坡度较缓,一路穿过碧云寺外墙,黄顶绿瓦,苍松翠柏,让人能感觉寺庙的古老沧桑;从塔后身村到挂甲塔2.1公里(直距),都是山路,坡度很陡,行走较难,但是周围景色十分优美,别具一格,快到山口时,还有一个巨大的护坡工地,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谢谢他们的辛劳,使我们能够安全地通过这个险峻的山坡。我们到达山口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在金色夕阳的映照下,西山显得格外幽静,啾啾的鸟鸣,更增添了我们的游兴。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只见在两山山口最狭窄处跨两山而建有一座城关,城关上有一座白塔,哇!这就是久负盛名,人们称诵的挂甲塔了,此种形式的塔又称为过街塔。据说塔身附近原有两祠,左关帝、右药王,均为雍正二年所建,现均毁无存。另建有七圣庙,现尚存重修碑和残基。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关于挂甲塔的来历,《香山传说》中有一段记载:传说北宋年间,杨七郎一次独自去搬兵,在香山山脚下与辽兵相遇,大战若干回合后,他寡不敌众,便逃往山上,快到山口时,看到在岔道处有一个砖塔,于是灵机一动,将身上的盔甲挂在一个小塔上,蒙蔽敌人,自己逃往另一个偏僻的地方,巧妙地骗过追杀他的辽兵,于是这个砖塔被人们称为挂甲塔,久而久之旁边形成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就叫作挂甲塔”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挂甲塔塔身为覆钵式,与传统的佛塔类似,大约有7、8米高,底座是方形的,通体白色。每个塔眼(窗)上有一个小佛像,只是有的佛像有些残缺。从塔身处往外看,只见周围山势崔嵬,山道蜿蜒,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每个塔眼上有一个小佛像,只是有的佛像有些残缺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挂甲塔以下是甬道,四米左右宽的石板路,向西通到门头沟,向东至碧云寺外墙,原是运煤通道。门头沟的煤运过挂甲塔后,运到山下煤厂村贮存销售。煤厂村现为“煤厂街”。煤厂街是去碧云寺的必经之道,商业、旅游业、饮食业十分发达,早非村庄,现呈繁荣旅游市街景。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北京香山——挂甲塔村


说话间,红日西沉,鸟雀归林,我和罗老师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挂甲塔,顺着山道往回返。途中,沿着一段石板路,我们走进一个村子,典型的北方山村,青砖瓦舍,鸡鸣狗吠,炊烟杳杳,人影曈曈,一派祥和。

 

从村里这条路走出去,经过香山公园北门,碧云寺正门,煤厂街,就来到了汽车站。坐在汽车上我感觉到阵阵精疲力竭,腰酸腿疼,可是我内心非常欣喜,因为我登上了向往已久的香山名胜---挂甲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