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铭揭秘《周易》系列|六段论

(2019-03-24 16:26:27)
分类: 易理探微

·揭示《周易》本义,是今人的历史责任  

 

        传统易学的特点是: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却又不满足于卜筮层面,于是引入阴阳、五行、八卦等象理模型对《周易》进行诸多演绎发挥,使其不断“拔高”直至进入经典行列。

        对于先秦学者的这种误读,我们要感谢!不然,秦始皇焚书的时候,《周易》难逃一炬,其版本就难以完整流传至今了。

       对于汉以后学者的这种误读,我们表示理解。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各朝代官方从稳固封建统治角度对《周易》的定性,使他们难以摆脱先秦易学的窠臼。

       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看清易学史的脉络,就不应继续在传统易学的误区中迷误。求真务实,揭示《周易》本义,是今人的历史责任。   

 

读易三把钥匙之一:六段论

1、六爻的本质是六段论

  六爻结构在《周易》中最基本的意义是六段分析法,即将一件事情分成六个阶段

初爻代表初始阶段

二爻代表入门阶段

三爻代表小成阶段

四爻代表提高阶段

五爻代表大成阶段
上爻代表结尾阶段

   六爻是爻辞的坐标,从初到上逻辑递进。所以爻辞要放到爻位中去理解,时位是爻辞的背景

2六段论是贯穿全书的写作体例

六段论是贯穿全书的写作体例,没有例外。64卦中,以卦名贯穿六爻的排比句达32卦,从字面就能看出六爻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

 

明显的六段论举例

上经举例  第五卦 

          初九:需于郊
          九二:需于沙
          九三:需于泥
      六四:需于血
          九五:需于食
          上六:需于穴 

下经举例  第五十三卦     


      初六:鸿渐于干
        六二:鸿渐于磐
      九三:鸿渐于陆
         六四:鸿渐于木
         九五:鸿渐于陵
         上九:鸿渐于陆 

64卦中,从字面难以直观感受需要稍加分析才能看出六爻之间逻辑递进关系的也是32卦。

隐蔽的六段论举例

上经举例  第十一卦                  (夺嫡之争)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初选阶段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 竞选阶段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角逐阶段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       获选阶段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             继位阶段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国丧阶段

 

下经举例  第六十一卦 中孚              战略收缩)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准备撤退)收

     九二: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归隐田园)缩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与邻为善)平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暗自发展)复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交结同道)扩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积聚力量)张

3六段逻辑定位了爻辞的时义

六段论的逻辑模型使六爻内涵一些时位特征,使相同爻位的爻辞具有一定的共性,是爻位性质的缘由。

《系辞传》在分析爻位性质时有个统计结论,即古人所谓的易之时义: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当我们知道六爻的六段论性质后,就能知其所以然。

二爻就象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应多加鼓励,故多誉;

四爻就象一把手的副职,地位敏感,故多惧。

三爻就象单位的中基层干部,处于矛盾焦点之中,故多凶;

五爻就象单位的一把手,运筹全局,施展抱负,故多功。

4六段论使《周易》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

《周易》以六段论分析事物的写作方法,使表述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立意侧重于对事理的分析,而非仅仅是历史故事的描述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64卦,才会看到每一卦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也才会觉得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5六段论对于读者的启示

六段论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六爻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六条不相关卜辞的辑录。六爻之间逻辑递进,而不是一盘散沙。

六爻之间的这种内在逻辑,给我们解读爻辞树立了一个参考坐标,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只要结合爻辞在六段论中的时位,就能避免主观臆想,透过字面明确其内涵。

6、六段论证伪八卦解易

八卦解易是用八卦卦象来解释卦爻辞,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周易》的卦爻辞是占卜时根据八卦等术数方法解卦得出的卜辞,即是观象系辞的结果。占卜都是孤立事件,这个推理与六段论是相悖的。

观象系辞的基本方法,是把六爻分成两个八卦,甚至再分互卦。这种分割组合式研究,与六段论也是相悖的。

   八卦解易的重心是八卦卦象,由于八卦卦象的不确定性,不同人观象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八卦解易才认为《周易》没有唯一解。而六段论解易重心是《周易》文本,因为爻辞之间明确的逻辑特征,所以六段论解易认为《周易》是一种文学创作,具有唯一的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