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师卦的六段论脉络是:整装出发——进军途中——交战失利——退守待援——战事僵持——决战号角。
师是古代军队的一种战斗编制,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在此代指军队、军事行动。师卦以一次完整的战役阐述战争规律。本卦相对简单一些,难点在五爻。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白话)就象田地里有禽鸟在祸害庄稼,应当拘拿散布流言者,不要使军心动荡。要任用长子统率部队。继续让弟子带兵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想法凶。
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由于失利方收缩战线转入全面防御,对方强攻不下,一时也无可奈何,于是派间谍到后方实行反间计。
田有禽,农田里有许多禽鸟在糟蹋作物,比喻敌方派来的造谣者,以及不明真相的传谣者。执,拘捕,捉拿。言,说话。利执言,对于这些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者,应当抓起来。
毋咎,不能任由谣言扩散,动摇军心、民心。
此时,正是考验君主决断力的关键时刻。君主果断换帅,让长子去统帅部队,因为三爻的事实已经证明,年幼的子弟统帅部队会造成惨重伤亡。贞凶,继续让弟子帅师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弟子舆尸”句与三爻有关。“六三:师或舆尸”,就是弟子帅师造成的。这点从《象传》:“弟子舆尸,使不当也”,以及比卦“六三:比之匪人”,都能得到印证。使不当,用人不当,就是比卦六三说的“比之匪人”。正因为弟子作战不力,这里才指出应换成长子帅师。由此可见,卦辞的“丈人,吉”并非无端之言,而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任用长子作为军队的主帅,是合乎中道的行为。弟子挂帅招致“舆尸”之溃败,这是用人不当的缘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