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雅正——53卦串讲
(2010-12-16 10:55:48)
标签:
于陆周易鸿雁不育九三文化 |
53渐卦串讲
题解:战争是消耗国家元气的不得已行动,所以边患解除之后,百废待兴,就要抓紧恢复生产、休养生息。渐,流入,逐渐。鸿渐,指鸿雁缓缓飞向某处。本卦用归鸿寻求安定之所的进程来阐述用震之后军队如何过渡到和平时期,指出战乱之后应当循序渐进地恢复生产力。
第五十三卦
渐
渐,女归吉,利贞。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kàn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渐,女归吉,利贞。
休战恢复时期怎么做呢?
女归就是女子出嫁,婚娶吉祥,应当鼓励婚娶,并且多动脑,千方百计恢复生产力。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山上之树木由于条件恶劣,不象平地的树木那样根深叶茂,但是其总是顽强地一点点生长。君子观此象,用自己平日的贤良德行潜移默化地善化百姓习俗,营造淳厚之民风,使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总之,渐就是渐进、不急进,具体到本卦主题则是在描述国家从战后回归经济建设的缓慢过程。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鸿,大雁。本卦中寓意为和平,相当于现在说的和平鸽。
干,河岸,水畔。
小子,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在此指年轻的士兵们。
厉,危险。
鸿雁缓缓地飞到水畔沙滩上,大战初歇,危机还是时刻存在,不要以为战争已经结束了,说不定马上就又要投入战斗。
有言,对此当有所言也,指告诫、约束军士们不要松懈散漫。对此放任不管是不对的,将领职责所在也。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正因为兵士们处境之危险,所以合理的做法是安不忘危,随时准备好应付意外情况。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磐,大石,纡回层迭的山石。指河岸。
衎,快乐、安定。衎衎,和适自得的样子。
鸿雁在沙滩歇脚之后继续飞,缓缓地飞到岸上,悠然自得地觅食。
比喻战争危机已经过去,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调理一下疲惫身心。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素,本色。素饱,犹素餐,不付代价就吃饱,不劳而食。
将士们开怀畅饮,这是胜利后的庆功宴,不是不劳而获得来的。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陆,高出水面的土地,指过岸后进入陆地。
鸿雁在河岸歇脚之后继续飞,缓缓地飞到陆地,比喻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
育,养活。
有些男人此次出征一去不复还了,有些妇女怀胎却不能把孩子抚育长大,家园凋零,一片凄惨景象。这个凶,朴素地描写了兵者凶事的客观现实,战争是不得已的选择,不论胜败均不足喜也,老子也说:“夫兵者,不祥之器”。
御,驾驶车马,驾御的意思。
寇,入侵,侵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时应吸取教训,注意防患于未然。怎样才能控制住不让敌方入侵,即怎么才能防止敌人侵犯呢?当然是强大自己,加强国防建设了。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丑,类,同类。古来征战几人回,男丁一去不返,永远离开了家乡亲人。
妇女孕而不育,非其正理也。
加强边防,在回师之时顺势布置留守部队,以防不测。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木,树木。桷jué,方形的椽子,指粗大平整可以搭巢的树枝。
鸿雁在陆地歇脚之后继续飞,缓缓地飞到树林,有的鸿雁找到可以栖息的树杈筑巢安家,这个好比退伍军人转业复员。无咎是说要妥善做好复员军人的工作安排。
鸿雁栖息,有些兵士也要复员返乡,安居乐业。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兵士们陆续转业,是顺应国家需要,象风那样随风潜入夜,回到社会,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陵,大土山,山脉也。
鸿雁缓缓地飞到丘陵。丘陵,屏障也,安全地带,说明局势已经安定。对于弩器时代的国家实力,发展经济首要的就是人口孳生,以便源源不断地供应兵员、劳力。所以这里特别用妇女生育比喻大力发展经济的阶段。
三岁,三年,多年也。终,结果。胜,胜利。
结果一定不要让不孕这事胜利,妇女结婚长达三年都没有怀孕,为什么呢?因为夫征三年也。
九三描写由于“夫征不复”,妻子在家辛苦劳作而没有能力把孩子抚育长大,在襁褓中就夭折了。九五之时,夫征已复,生活已安定,妇女终于又可以孕育了,生活也由此欣欣向荣。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得偿所愿,终有孕也。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陆,这时的陆地就不是大海、大河边的那个陆地了,而是内陆,离海、离战争已经遥远。
仪,容止仪表。在此指装饰品。
温饱之后才会有仪容、艺术的需求,“其羽可用为仪”说明社会已经安定有序、生产已经恢复如昔。
另外,鸿雁在这一卦里是比喻军队的,鸿雁缓缓地飞到陆地深处,从过去的战争武器,演变成了如今和平的羽毛,可以用作为装饰欣赏,这个“羽毛”之用,是否酷似今日仪仗队的作用呢?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就有军仪队了。总之,至此战争的伤痕才算彻底抹平,进入了和平年代。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即使此和平时期,军容也要肃整,不可杂乱无章。三军仪仗队整齐的步伐就体现了这种不乱其志的精神。
串联全卦逻辑:
战事初歇——谈判议和——班师回朝——重建家园——发展生产——马放南山。
难点提要: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通常理解为:妻子因为生理缺陷而三年都不能怀孕,最终也没有生育。
按这个思路不知结语的“吉”从何来。我们看《遯》:“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莫之胜说”是说使她不能逃脱,这里把句子补充完整则是“终莫之胜不孕”,是说结果使她不能不孕。《象》也是这个意思,“得所愿”之“愿”,正是怀孕。
再则,“三岁不孕”在此并不是生理原因。这一卦是泛指军人复员、国家建设,哪能去讲某个有生理缺陷的妇女嘛。导致“三岁不孕”的原因是带有普遍性质的,你家如此,他家也如此,这个原因就是丈夫三年出征在外都没有回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