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丰铭
丰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5
  • 关注人气:3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易雅正——50卦串讲

(2010-12-16 10:41:04)
标签:

元吉

商都

周易

雅正

改革

九三

文化

50鼎卦串讲

 

题解:鼎,本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一般是三足两耳,专用于祭祀。自从禹铸九鼎,鼎就成了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国灭则鼎迁,夏灭商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灭周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鼎”既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那么用此比喻政事改革再适合不过了,所以这一卦借祭祀时使用鼎的全过程具体比喻改革进程,有其表象下的深远意义。

周易雅正——50卦串讲

 

第五十卦  下巽上离

  鼎,元吉,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鼎,元吉,亨。

 

鼎,从此吉祥,亨通。

这个“鼎”字,似乎突兀,实际是描述祭祀的场景:礼仪官员把鼎架好,火烧旺,鼎里放满美食开始烹饪,以祭享天地宗庙。君主带领群臣,祈福上帝和祖宗保佑,企望未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上有火,是火焰炙烤鼎器之象。形象点说,好比炉膛内蓄满木柴,火焰上行,将锅底包围烘烧。

君子观此象,象鼎器那样端正其职责,专心于自己的使命。所谓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到自己的职责,若虚应其事,对看到的问题视而不见只图自己清心享受,那么局面势必越来越混乱难以收拾。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和咱们做饭的步骤一样,第一步是要先把锅碗瓢盆等餐具洗净,不过鼎太大了,所以清洗方法有点特别。

把鼎足翘起来上下掀动,以便倾倒沉渣。其实不一定是通过反复地掀动来倒渣子,而是说倾斜之后方便把渣子清理出来。

 

得,得到、获得。

妾,女奴,后指男人无聘而娶的小老婆。

得妾以其子是旧时男权的一个特征,主人与女奴有了孩子后,升格她为小老婆,不用再从事仆役之事。所以得妾即宠幸女仆,宠幸女仆是由于她为你生了儿子,这什么意思呢?

出否是为了纳新,宠妾是因其有子,妾有子比喻君子怀才或有功劳。

 

有出就要有入,倾倒了渣滓,就要加入新的菜蔬,所以初六的清污得妾是指任能免拙,大力提拔人才。

无咎,不要有过失,是说选拔人才要因才录用,不要任人唯亲。这就像做菜准备的用料,如果用料都是些次等品,甚至变质,那做出的菜肴如何下咽?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悖,违背道理。颠动鼎足,并不违背常理,因为这不是蒸煮之时,而是清洗准备阶段。

贵,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倒出残渣污物,是为了装入新鲜菜蔬肉食等材料。去旧是为了布新。在此,所选之贤才就是所从之“贵”。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做饭的第二步就是着手准备材料了:洗菜切菜,洗米揉面,葱姜蒜油,都要筹备停当。用鼎做饭也要先把要做的东西准备好,这就是“鼎有实”,实:指鼎中的食物。

 

qiú,本义同伴。古同“逑”,匹配。这里指竞争对手、政敌。

鼎中放入了食物,我的搭档却推托身体有恙,不和我一起去烹饪这餐丰盛地菜肴。反对派们身体有恙,是借指改革的反对派们对于此次改革不理解,对“鼎有实”之具体改革内容有抵触情绪,表面看是托病不来弃权了,实际体现了一种消极抵抗,改革的潮流已经滚滚向前无法阻挡。

 

即,本义走近去吃东西,立即,马上就去的意思。

思想上“有疾”,反映到行动上则怠慢消极,不能和我一起行动、并肩作战。

 

吉,是对“我能即”而说的,指虽然有阻力,但改革派还是占了上风,改革方案得到了实施。

 

九二是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初六起用的那些人,或者说幕僚智囊们起草出了改革方案,当决策层会商讨论的时候,虽有好几位元老缺席,但方案还是得以通过,气氛热烈,总体氛围还是好的。

 

为做这顿饭准备的各样食物,就相当于为兴利除弊而开的药方。明显地,作者认为,改革之初作为先行者不能瞻前顾后,而要以身作则地勤政实践,鼎定乾坤。通过你的努力,逐步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大家看到了前景,看到了你的决心,以后自然会加入进来,那时“我仇”之“疾”也就好了。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慎重的对待所做的事情,指着手改革一定要心中有谱,做到有的放矢。

尤,过失、罪过。终无过失,说明对方虽然开始不理解、不支持,但后来还是捐弃前嫌、弃异即同,投入到了改革大潮中来。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准备停当后,就要开火做饭了。这时需要把锅放到炉灶上,用鼎则是把鼎架到炉灶上。但这时出现问题了:鼎耳革。

鼎耳革相当于锅耳坏了。锅耳坏了可以凑合,怎么也可以端上去。但抬鼎时鼎耳断裂就只有干瞪眼了。于是“其行塞”,塞是阻塞,无法将其移动。

 

雉膏,野鸡肥肉,指鼎中的食物佐料。有了野鸡肥肉却无法享用。后面紧跟着就是俗语所言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焦急怎么搬鼎呢,“方雨亏悔”。

方,方向,方位,区域,指所在地来了一场雨。亏,象气之舒,本义是气损,泛指受到损失。由于不能抬,只能想办法一点点挪移,在雨中大家手忙脚乱的难免把鼎中食物倾洒出来一些,此即“亏”。如此倒霉不顺利,使人窝心懊恼,后悔开始计划不周、准备不足,此即“悔”。

 

结论“终吉”,是因为经过大家的一阵忙乱后,终于把鼎运到了位置,可以烧火煮鼎了。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正欲抬鼎的时候,发现鼎耳损坏了,失其义,指鼎耳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终于把饭做饭好了,可正把鼎搬过来准备祭祀、美餐的时候,鼎足却折断,鼎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鼎足怎么会折断呢?

九三的时候虽然鼎耳断了,但还可以用人力搬挪,不至于损伤鼎足。但九四时鼎已经被烧的火热,只能用棍子翘动鼎足一点点挪移,鼎足就是在这个翘动过程中被折断的。

 

公,指公众。餗,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渥,本义沾润。这里形容鼎里食物洒一地时的狼藉景象。

倾覆了大伙的美食,汤汁食物一片狼藉。

 

这一爻是解释革卦九四“悔亡,有孚改命”的背景。改革至此,由于计划的重大缺陷或者决策不慎,导致公共财产受到巨大损失,社会公正尺度受到巨大的挑战。实际上,九四的鼎折足往往是改革以来所积累矛盾的集中释放,其形渥指出这个时期社会的混乱局面。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信,真心诚意、相信。

你把大家伙的美食都倾覆了,你的诚意如何体现,你的公信如何呢?还有人相信改革,相信你的能力和目的么?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饭毕竟还是要吃的,失败了重整旗鼓就是。于是吸取教训,鼎耳坏了,就重新镶上黄铜做的鼎耳;鼎铉断了,就重新换上结实的金属鼎铉。经过鼎耳革、鼎折足,主人公通过阶段性总结,明辨得失,对鼎器进行了全面的鼎新。

 

关于鼎足,爻辞没有列举到,但用2个字概括了,“利贞”——应当全面考虑。

 

铉,举鼎的工具。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黄耳金铉指关键岗位要有得力人才,关键政策要考虑周到。六五对鼎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而不是推倒重来。用现在西方流行的话说就是“重新组阁”。

 

经过重新配制鼎耳,鼎杠,修复了鼎足,又装进了新鲜食物。鼎器的焕然一新比喻经济的复苏,重新走上轨道。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用结实地材料制作关键零部件,用实实在在地政策中而不过的推进改革。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玉铉,词义不确,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信服的说法,通常认为是指镶嵌了玉石的铉。帛书《二三子问》写做“玉贙”。贙xuàn,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的野兽,镶嵌在鼎盖上用来吊举鼎盖,也起装饰作用。从意义上看“玉贙”比“玉铉”更合理。

 

按逻辑,上九是开启鼎器,准备享用美食的时候。所以玉铉在此应是用于开提鼎盖的器具。玉,性温润,可隔热。用玉铉操作炙热的鼎盖可防止烫伤,即美观又实用,体现了一种郑重和富有。

 

一波三折之后,上九终于大功告成。

大,指鼎中食物之丰富。

是玉铉上场的时候了,用玉铉打开鼎盖,美味丰盛,大家一起享用吧。

 

无不利,指出了细节的重要。这时不要做不当做的事,收获的时候也要小心。大家不要一哄而上,要有秩序地排队取食。不要混乱,要秩序井然,不要着急抢着吃,小心烫着。

 周易雅正——50卦串讲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铉”刚“玉”柔,亦刚亦柔,互得其用,相得益彰也。此时主人公于改革诸事已经得心应手。

 

 

全卦逻辑:

 

清理整顿——酝酿措施(准备食物)——遇到麻烦(前往蒸煮)——功亏一篑(归路鼎折)——改弦易张(修复加固)——大功告成(享受美食)

 

 

难点提要:

 

本卦中基本没有难解字句,容易简单理解的是:“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一般理解为“因为妾生了儿子,因而地位提高”,实际在鼎卦的时义下,这是在比喻用人以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