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雅正——35卦串讲
(2010-12-08 11:09:14)
标签:
锡马蕃宋体鼫鼠王母婚礼文化 |
35晋卦串讲
题解:晋,进也。但这个进不是走路的前进,而是名位的晋升,比如晋职。在周易中,这时男方进一步确定关系,提升两人交往的名分,即:结婚。全卦写了主人公从提亲、迎亲,到婚礼这么一个晋亲的过程。
第三十五卦
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九四:晋如鼫shí鼠,贞厉。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此时的上升,就是从恋爱到婚姻了。而作为标志的转折点,就是婚礼。
康侯,即周武王的少弟卫康叔,有身份有财力。
锡,赏赐。
蕃,繁多。庶,众多。蕃庶,形容众多。
康侯订婚时用了数不清的御赐良马。这里省略了主语,没告诉“用锡马蕃庶”做什么?
其实正因为太明白,才不需要费文字描述的,读者自然会意。——想当年康侯举办婚礼时,用了数不清的御赐良马,一天三趟才把聘礼和客人送完。
锡马蕃庶,相当于现在浩浩荡荡的高级车队了,由此可见康侯婚礼时的盛况。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日出大地,是上升的意象。君子观此象而自我展示、自荐本领,以求大用。
求婚也是这样,要主动把自己的优点长处展示给女家,以争取对方应允。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如,上进的样子,在此初爻阶段特指求婚,即征求恋人的同意。
摧,摧毁,挫败。
晋如,摧如,贞吉——提亲,就要一定要成功,要一鼓作气,别拖泥带水不敢说,多想办法则吉祥。
罔,无,没有。
孚,指一个人做事有原则、诚信等。
那么罔孚就是说不要太注意平日里的条条框框、不要太拘泥保守。
裕,从容,宽裕,富富有余的意思。
罔孚,裕。——这时不要过于拘泥固定的程式,灵活一点,不一定非按别人的法子。求婚嘛,就要有点新意。
无咎,是说不要犯过失。你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不能过于灵活,乃至灵活的毫无顾忌,触犯了你情我愿的基本准则,或者求爱方式太另类,让世俗难以接受。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独行正道,颇有绅士之风,男方鼓起勇气,以标准的礼仪向女方求婚。
要灵活而不要呆板,是因为并没有人指令他应该怎样求婚,这事是因情制化,没有一定之规的。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求婚成功后,就遇到提亲的难题了,怎样才能征得女方家人的同意呢?
愁chóu,忧虑,发愁。愁如——发愁的样子。
提亲时,如果一筹莫展,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才好时怎么办呢?多想办法则吉祥。
受,接受,承受。
兹,这,这个,此。
介,在两者中间。
王母,王的母亲或者王后。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倒装句,相当于——受王母之介福。
爻辞直译是受到王母撮合此事的好处,似乎是赐婚之类的做法。于情于理呢?王母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去指婚某两人,应该是主人公斟酌后,主动请托王母出面说合这个好事。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借媒说合。自己去说当然不合适,找个说话有分量的人上门提亲最恰当。后来民间百姓是找能言善辩地媒婆上门提亲。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此举既中且正,恰到好处,所谓明媒正娶是也。
六三:众允,悔亡。
订婚了。订婚之时,要由男方给女方家里一些财物作为“订礼”,也叫“大定”。
允,本义诚信。
全家都心怀诚信,是说大家都同意了。
悔亡,后悔消失,过去的挑剔、磨合等所有问题都没有了,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志,意愿。
众人都通过的意思,是说双方关系可以更进一步确定,同意订婚了。
九四:晋如鼫shí鼠,贞厉。
鼫鼠,就是硕鼠,本性疑惧观望、畏畏缩缩。孔颖达疏:“鼫鼠有五能而不成伎之虫也……晋如鼫鼠无所守也者”。蔡邕 《劝学篇》:“鼫鼠五能,不成一伎”。 王注曰:“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订婚之后,就要准备婚礼了,即“请期”,俗称“送日头”,是由男方委请择日师择定吉日良时,请媒人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开始确定婚期、商议婚礼细节等。主人公这时开始与女家打交道,如果不知礼仪,做事不合规矩,就是“晋如鼫鼠”了,象硕鼠那样笨拙,百般不称人意,这种只知道打小算盘算计得失的思路对婚事是有伤害的。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此时的“位不当”,是指主人公此时的举措不合时宜,该做的事没做好,不该做的事却越位做了。筹备婚礼和日常生活是不一样的,该花的钱就不能减省,该请的人不能忽略。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失得勿恤,就是得失勿虑。婚礼人生只有这一次,不要算计小钱了,办的风风光光、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就好,给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终于到了拜堂成亲的婚礼大典,筹备和举办婚礼都是件繁琐的事情,这中间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还有接新娘时要求没有满足不下轿之类小插曲发生。
作者指出,那么多困难都已经过去,就差最后这一哆嗦了,婚礼之时,就一个目标,尽量地把婚礼办好。抓住主干,枝节问题不要顾虑那么多,勇往直前就对了,小事情可以将就就将就,不要意气用事而给婚礼留下遗憾。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庆,祝贺,可祝贺的事。
前面有可祝贺的事情,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不要因小失大。这个“可祝贺的事情”,是指拜堂大礼。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拜堂之后,送入洞房。
角,动物的角,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用来防卫和攻击。
晋其角,直译是仰起犄角,比喻拿起武器,准备冲锋。
维,保持。即保持晋其角的进攻状态。
侯国为邑,伐是以正义伐有罪、以上伐下。有所属的城邑不按时纳贡、不听话时,出兵惩罚就是“伐邑”。
厉,祸患、危险。
拿起武器,向不臣服的邑国发起进攻。打仗当然会有危险,但只要有这种勇往直前地精神,就能取得胜利。
这句话是用所属城邑比喻新娘,用攻伐城邑比喻洞房新婚。初识人事难免生疏,故曰“厉”。
无咎,不犯过失,是说不要畏缩不前。
贞是多动脑,在此主要是讲的拘泥于道德礼法,新婚之夜是打破这些约束的开始。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之所以要勇猛冲锋,是因为正义的旗帜还没有发扬光大,也就是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彻底完成。此时的任务就是早生贵子,使未来的事业有人继承光大。
难点提要:
本卦难点较多,主要有三部分:
1、“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这句不少人把“蕃庶”解为“繁衍”,把“昼日三接”解为“一天多次接见”或“一天多次交配”。
其实“蕃庶”解为“众多”古已有之,并且几为主流,是合乎本义的。
接,本义两手交叉,指交合、会和。如《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可见,卦辞是说这些骏马一天多次与康侯的客人会合,接送之意也。
2、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这句主要是对“罔孚,裕”的理解分歧较多,通常注解为“不被信任,但回旋余地大”。
我的理解,爻辞是一气呵成的。“罔孚,裕”是“晋如,摧如,贞吉”的延续,是给怎样才能做到“晋如,摧如”出主意,即“不要拘泥于老套,方法要灵活些”。
3、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按照逻辑,礼成之后就是送入洞房了,由于《周易》多用隐喻,特别是这句爻辞更是用词隐晦,所以导致历来解释很混乱。
多亏《象传》一语道破了此中奥妙,“维用伐邑,道未光也。”只要把这里的“邑”转换成“新娘”,意义就清楚了。
为什么要与新娘入洞房呢?是因为你的家道还没有人来光大,你家族的烟火还没有人来传递,需要你们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来光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