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雅正——序文一二三

标签:
万象《周易》六十四卦宋体八卦文化 |
一、易卦的最基本符号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构成,爻是构成易卦的最基本单元。但爻又是由一刚一柔两个符号构成的,这才是易卦的最基本符号。
我们现在常用“--、一”表示组成易卦的最基本符号,并名之曰“阴爻、阳爻”。而实际上,阴阳概念作为一种自然观,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易传》中才开始与《易》结合,在《周易》本经中是没有的。
通观《周易》正文,无“阳”字,“阴”字只出现一次——鸣鹤在阴,还是用的其本义,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那么“阴阳爻”最早的含义是什么呢?
阴阳爻最早的含义是刚柔。从出土文物可知,早期卦爻的写法是“∧、—”。其中,折断“∧”(今写作--)表示柔,一横“—”表示刚。《易传》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并且,可信度最高的最早易解《象》传中,涉及阴、阳只一处,用的也只是阴阳的字源意义。
所以,用阴阳观读《周易》,虽然于易理认识是种深化,但难以契合《周易》原文的语境。经过近三千年的研究,对《周易》的解读已经繁茂成一株大树,要想还原其本来,就要砍去后来生发的那些枝丫,比如河洛、太极、五行,阴阳观也在此列。总之,刚柔是阴阳观的前身,阴阳是发展的刚柔观,对此要动态的、历史的看。
二、八卦的基本卦象
《说卦传》中还列举了一些常用类象,比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将万象化卦,是化繁为简、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与数学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六十四卦的基本意义
以两仪为要素推演出六十四卦有多种途径,由于资料匮乏,六十四卦具体怎么推导出来的已经无从知晓,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自通行本《周易》诞生之后,易学界是把八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作为主流认识的。
六十四卦既得,这无文无字的六爻卦象有无先天的基本含义呢?同八卦一样,答案是:有也似无。因为作为一个认识论结晶,其意义是随着主观认识不断变化的。
八卦类象是形成六十四卦主题的基础,两个八卦组合在一起演变出一个新的主题,而不是更加细化的六十四种类象。这个新主题的内涵如何,与两卦的组合方式有关,也就是说与设计的规则有关。比如根据卦形之象看图说话命名的复 、剥 ,根据八卦类象直观作用命名的鼎(木火),井(木水)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某种统一的规则来贯穿六十四卦,比如我在卦意象源中先把八卦分阴阳再根据类象作用重新演绎六十四卦内涵的方法。可见,《周易》的卦名并不是六十四卦的唯一命名,它只是表达着作者的某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