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意象源

标签:
周易易理文化 |
六十四卦是以阴阳八卦为基本要素的符号体系,《周易》是如何从这个无字天书中转换出64卦卦名的呢?
这要从古人的世界观说起……传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者扬升为天,阴浊者下沉为地。“阳升阴降”,这是古人对阴阳运动规律的最基本认识。
由于天地万象本身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所以作为类象天地形象的64卦卦象,并非八卦间静态的叠加,而是八卦间动态的互动,这种阴阳运动自然要遵循“阳升阴降”的规则。
那么,古人是如何将八卦分阴阳,一个六爻卦象中哪个是升哪个是降呢?
《系辞》第三章转述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这个认识结晶:“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
简单的说就是,阳四卦为乾父率领地三个由一个阳爻两个阴爻组成的震、坎、艮,阴四卦为坤母率领地三个由一个阴爻两个阳爻组成的巽、离、兑。
据考证早于通行本的帛书的八卦排列次序如下:键(乾)一、根(艮)二、赣(坎)三、辰(震)四、川(坤)五、夺(兑)六、罗(离)七、筭(巽)八。很明显,帛书八卦次序也体现了《系辞》转述的阴阳八卦认识。
通过分析,我认为周易卦名的推演就是这种朴素易学认识的应用。
1、先分阴阳
阳四卦为乾、震、坎、艮
阴四卦为坤、巽、离、兑
2、再看规律
凡是阳卦,它的运动趋势就是向上的
凡是阴卦,它的运动趋势就是向下的
3、代入八卦基本大象
《說卦傳》第三章转述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这个认识结晶:“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笔者略加阐述如下:
乾为天。于人事:国家政权。
兑为泽。于人事:不利环境。
离为火。于人事:积极谋略。
震为雷。于人事:严厉行为。
巽为风。于人事:顺其自然。
坎为水,于人事:坎坷波折。
艮为山。于人事:阻力障碍。
坤为地。于人事:百姓民生。
虽说是八个基本大象,但不同位置、不同组合时,取象会有变化。这个好理解,比如自然界中水在不同温度下状态也不同。坎卦也有在地为川,在天为云的分别。
经过这三步这一运动,卦象就活了起来,上下两卦互相作用起来,成为一幅幅图画演绎在我们眼前。比如火山旅,下艮上离,下艮为山为阳卦向上运动,上离为日为阴卦向下运动,山渐高而日渐低,一幅太阳即将落山的图景,不正是告诉行旅之人要抓紧投宿么?
卦意象源,就是通过观察八卦的这种相互运动作用来分析出每卦的主题。反过来说,也就是给《周易》64卦的主题找到易的象数依据。读过《易和周易的区别》的易友很容易就能明白,笔者这里讲的易象,并不等同于《周易》卦象,《周易》为了表达它的主题必然要有所取舍,所以它对易象只是接近的关系,是易象的一种具体运用。
文后附录64卦象源表,有此一表在手,对六十四卦主题的把握可以无碍。
这要从古人的世界观说起……传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者扬升为天,阴浊者下沉为地。“阳升阴降”,这是古人对阴阳运动规律的最基本认识。
由于天地万象本身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所以作为类象天地形象的64卦卦象,并非八卦间静态的叠加,而是八卦间动态的互动,这种阴阳运动自然要遵循“阳升阴降”的规则。
那么,古人是如何将八卦分阴阳,一个六爻卦象中哪个是升哪个是降呢?
《系辞》第三章转述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这个认识结晶:“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
简单的说就是,阳四卦为乾父率领地三个由一个阳爻两个阴爻组成的震、坎、艮,阴四卦为坤母率领地三个由一个阴爻两个阳爻组成的巽、离、兑。
据考证早于通行本的帛书的八卦排列次序如下:键(乾)一、根(艮)二、赣(坎)三、辰(震)四、川(坤)五、夺(兑)六、罗(离)七、筭(巽)八。很明显,帛书八卦次序也体现了《系辞》转述的阴阳八卦认识。
通过分析,我认为周易卦名的推演就是这种朴素易学认识的应用。
1、先分阴阳
阳四卦为乾、震、坎、艮
阴四卦为坤、巽、离、兑
2、再看规律
凡是阳卦,它的运动趋势就是向上的
凡是阴卦,它的运动趋势就是向下的
3、代入八卦基本大象
《說卦傳》第三章转述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这个认识结晶:“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笔者略加阐述如下:
乾为天。于人事:国家政权。
兑为泽。于人事:不利环境。
离为火。于人事:积极谋略。
震为雷。于人事:严厉行为。
巽为风。于人事:顺其自然。
坎为水,于人事:坎坷波折。
艮为山。于人事:阻力障碍。
坤为地。于人事:百姓民生。
虽说是八个基本大象,但不同位置、不同组合时,取象会有变化。这个好理解,比如自然界中水在不同温度下状态也不同。坎卦也有在地为川,在天为云的分别。
经过这三步这一运动,卦象就活了起来,上下两卦互相作用起来,成为一幅幅图画演绎在我们眼前。比如火山旅,下艮上离,下艮为山为阳卦向上运动,上离为日为阴卦向下运动,山渐高而日渐低,一幅太阳即将落山的图景,不正是告诉行旅之人要抓紧投宿么?
卦意象源,就是通过观察八卦的这种相互运动作用来分析出每卦的主题。反过来说,也就是给《周易》64卦的主题找到易的象数依据。读过《易和周易的区别》的易友很容易就能明白,笔者这里讲的易象,并不等同于《周易》卦象,《周易》为了表达它的主题必然要有所取舍,所以它对易象只是接近的关系,是易象的一种具体运用。
文后附录64卦象源表,有此一表在手,对六十四卦主题的把握可以无碍。

前一篇:潋 滟 93 .12 .3
后一篇:铁板的变卦体系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