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知命与创运

(2008-07-17 12:48:44)
标签:

周易

易理

文化

分类: 易学评论
    命与运一直是千古以来争议颇多的话题。有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好坏但凭自己 作主;也有人认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众说纷纭之下反而不能静气虚心来看 待命与运的实质内容。

「命」能不能改
「命运」到底能不能改变?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两个基本核心:
一、 自己的命运是否为自己 的选择?
二、谈改变命运时是否要先界定社会价值范围?
  如果没有先探究这两个核心,谈论 命运就很容易天马行空而无边无界。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生命绝对不是自己的选择」。在自然状况下,我们出生为男或女、出生在哪个国度地区、出生时父母兄弟姊妹可能 是谁、长相特征、健康特质之遗传....等,都不是我们出生前所能事先加以选择。既然如此, 生命本身就有很大的部分是既成的事实,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命」的无奈 与神奇。 生命渐渐成长便开始对自己与环境产生社会价值性的比较,甘苦成败、穷富贫*、 高下前后、善恶美丑、聪慧愚笨....等,都是比较下产生的社会价值观,具有相对的概念,而 不是绝对的事实。一般人通常把相对的社会价值观与既成事实的命混为一谈,不知道要将主 客位置分开探讨,想不通时便以「自大的人定胜天」或「迷信的宿命论」相互指责,蒙蔽了 自己对「命运」应有的认识。

如何知命、创运?
  我们的祖先不乏有智能的人,他们以「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概念来 阐述人类生命体运行的不变与可变因素,既不流于宿命也不落入自大而误以为什么都掌握在 自己手上。可惜子孙不贤遗先人羞,我们无法用心理解先贤的人生哲学,反而处处误用误解。

知命---认识自我
一、如前所述,「命」的形成并非生命体本身有意识的选择,出生在富家的孩子与出生在贫 家的孩子,要维持自然生存,基本需求上并无太大不同,除非加入社会价值观才有所谓「好 命」、「歹命」之别。好命的孩子早年成长过程受到的呵护照顾较多,歹命的孩子却只得默 默接受环境里面一切的不足、困苦。试问有哪一位十岁以前的小孩能「掌握」或「改造」他 们的命?「命」绝对是天定的。 人会渐渐的成长而有比较的社会价值观。出生贫困的歹命人 虽然不得不接受主观上既定的命(如父母早年离异、天生五根不全、性别、出生之国度、家 庭....等),却可以透过一些方法来改变客观、相对价值下的处身地位,这些方法就是二运、 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创运---掌握时机
二、「运」所指的就是生命体从生到死所走过的时间象限。假设以每十年为一大运,那么人 对第一个大运可以说是很少有自主的能力,此时间象限内的一切几乎都是天定。到了人生第 二个十年运开始,人才有较多的自主能力。古贤人揭示「运」的道理不是要人们饱食终曰、 无所事事空等光阴流逝,而是要人们在第二个大运开始懂事后便积极爱惜时间,在自然、合 乎生理演变、心理成长的条件下做好每一个大运所应该做的事。 比如说从十一岁到二十岁这 一个大运中,最适合多学习,我们就不要心存太多旁骛,而应该努力求知求学;从二十一岁 到三十岁间最适合尝试历练一些应世技能与成家,我们就不要好逸恶劳,只要有机会历练就 把工作接下来,也不要过度盲目追随潮流故作潇洒,应该认真考虑结婚成家的事。这层道理 可以说是「掌握天时」。

风水---重视环境
三、「风水」的道理是这五个项目中被误解误用最多的一项。一般人常将此处的「风水」解 释成狭义的房屋桌椅坐向,或是祖先坟墓等。其实古贤人的道理应该不止于此。举凡生活环 境里一切有形物体都应该归纳在「风水」的范围之下,用现代话来说便是「环境品质」。住 家是否整齐清洁,四周有无空气、水质、噪音污染,绿树绿地是否够多,邻居社区的素质如 何,是否热心有礼或是鸡鸣狗盗龙蛇杂处....等,都可以算是「风水」的一环。传说中孟母三 迁的故事便是一个好例子(就孟母本身而言,她有改变环境的自主能力,就幼小的孟子而言 ,他则是「听天由命」任凭孟母的迁徙安排)。十岁以上的正常人都渐渐能够判别自己居住 与生活的环境是好是坏,为了自己而学习孟母的作法谁说不可?这就是「寻求地利」。

积阴德---修身养性
四、「积阴德」的道理也经常遭人误解,以为只是作一些布施救济而已。其实范围应该扩大 一些,包括个性的自我修养、热心助人、讲信修睦,促进人我之间的祥和之气、给人信心面 子、成人之美的信念.....等,都是属于积阴德的范围。再以现代观念引申,维护生活环境的好 品质,促成一个有好风水的环境也算是积阴德的事,因为好处终究会回归自己享用。用克己 复礼、促成人和来诠释「积阴德」应该是较宽广且合乎社会关系的方向。

读书---充实技能
五、「读书」一项经过几千年的科举制度,阐释角度也有稍嫌狭隘之处,不全然只是用功念 书而已,学习各种应世谋生技能才是其本意。社会价值观下的贫富贵*大体上与应世技能的 强弱有关,念书只是其中一种方法而已。有许多人野心抱负比天高却不肯在年轻时多加学习 ,不耻下问,致使最适合学习的大运白白流失,年纪稍长时才发现不学无术,跟不上社会的 变迁,收入曰减而沦为社会阶层的最底层。「强化应世能力」才是读书的真义。 从以上的分 析,我们可以清楚了解,第一项「命」的部分绝对没有任何可以改变的可能,(变性人试图 以现代科技改变命中的性别特质,只能做到「神似」而已,尚无法百分之百完全相同),为 了满足社会价值观下的比较心理,人们可以透过「掌握天时」(运)、「寻求地利」(风水 )、「促成人和(积阴德)以及「强化应世能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使自己 的身份达到或接近自己价值观下的地位。当然,一般社会价值观不外乎妻、财、子、禄、权 、名、福、寿....等,有的属于外在的观感,有的则是家庭内、健康上的期望。

  根据对人生命理的了解,命的部分足以影响人一生中百分之五十的社会价值与地位,另外四项后天可 以自主的努力则分占剩下的百分之五十。有的人天生家庭环境不好便自艾自叹自暴自弃,殊 不知尚有五十分的成就机会可以自己努力,何况天生的五十分并未全部消失。天生穷一点, 四肢总算还健全。稍有肢体残障,总算还有耳聪目明。天生丑一点,总算还可以笑口迎人、 衣冠整齐。就算天生双亲不全,应该还有孤儿院可以度过第一个大运,十一岁以后努力认真 、多方学习,到了三十多岁也可以求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或职业,以之为基础再进行下一 波企图心的展现。 只有天生重度智障或严重残障,没有行为能力的人才可以说无法取得后天 的五十分,而必须完全仰赖命中具有的分数。一般人命中至少也有三十分以上的基础,只要 能积极取得后天的五十分,一生盖棺论定的成就也有八十分。假如一个人命中基础为四十五 分(如出生在达官贵人富庶之家,上人护下人拥),可是他的后天不努力,只得十五分,一生 盖棺论定的成就也只是及格而已。 对于一个天生「命」不好的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掌 握争取后天的五十分呢?

  在此愿意提供大乘佛法六波罗密中的两个修持法门,用来统摄 「运、风水、积阴德与读书」等四个项目。 修练功夫---忍辱、精进 这两个法门便是「忍辱」与「精进」。命不好的人虽然在理论上与其它人的法律人格是平等 的,在现实上并非如此。由于社会价值观的作祟,年轻时会遭受较多的歧视、排斥、打击或 羞辱。此时应该发挥忍辱的功夫而不为之动气,以免失去理智而误蹈法网或是走入难以回头 的邪路,造成终生不可磨灭的不良记录。 忍辱与精进的功夫要运用到各种生活层面。忍耐他 人嘲笑我吃得不好穿得不美,仍然精进学习而不会心生鸡鸣狗盗的贪念。忍耐自己的工作比 他人多而粗重,抱定经一事长一智的精进态度而不要心想逃避摸鱼。忍耐半工半读的苦,忍 耐打工时受老板剥削歧视,忍耐无法像其它同学一样有课余的玩乐跳舞郊游,以精进的精神 掌握能够求学的时运。有时候还要忍受别人恶意的中伤嫁祸....等。
  命不好的人先天上可运用的环境资源较少,更要以精进的的功夫去掌握可以学习的机会时运,寻求有利自己成长的环境(误入歧途者应勇于脱离不良环境),克己修持以创造人和基础,孜孜不倦的学习以强化 后天的各种应世能力。 明白命与运的道理,当知每个人手上都握有五十分成功的机会,依照 前述的四项二法门努力去争取,就算天生的五十分有所折扣,到了三十岁出头一定会稍有基 础,四十岁小有所成,过度自大与宿命都有失偏颇。


 附:            一命二运三风水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傳統認為影響一個人一生發展的因素。不過大家的解讀不盡相同。個人也略抒看法。
 
               一命
        
      一命,當然是指先天命,就是民間所謂「落土時」。但是這「落土時」的先天命是如何決定的呢?在【人類曾經被毀滅】這本書裡,作者分析了古今中外的神話傳說,以及一些當代的科學驗證,得到一個結論:人有兩個生命系統;一是肉體生命系統,靠陽光、水、空氣及種種化學元素來維持,它的能量是由食物轉化為熱量。第二個就是精神(靈魂)系統,也就是透過經絡系統的穴位來對外感知和接受能量。一方面傳遞給本身精神生命體,一方面將宇宙的生命素接收過來,轉化為精神生命的能量。肉體系統我們都知道,透過男女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產生肉體。精神與靈魂系統從何而來呢?作者也做出綜合的結論:(一)靈魂是神給的;(二)靈魂是由身體形成後從外部進入身體的;(三)靈魂比身體古早,形先身而存在。
        
      我們暫時跳脫這些思維,民間信仰中乩童起乩,必須神明來附體,乩童才能代神意行事,神明退駕,乩童凡人一個。又有所謂「投胎轉世」之說,或「輪迴」之說,這是肉體毀滅了,但靈魂脫離了肉體,輪迴的是這脫離肉體的靈魂,投胎轉世的也是這靈魂,絕非肉體。所以可以說,主宰我們意識生命的是這無形體不可知的靈魂,而非肉體。
        
      我這樣申說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命」,這命正是這種可以輪迴轉化的靈魂,當一個人肉體生命形成了,從不可知的外部投入了靈魂,來主宰這肉體生命,他是帶著累世的能量或業力來的,這就構成人無法改變的「先天命」。這樣說法,你會認為迷信嗎?也許你馬上產生疑問:那靈魂是依據什麼標準來選擇肉體投入,或是用什麼方法來投入?個人以前在民間信仰中,親眼【耳】看到「神」(乩童或通靈者)說要去搶(靈魂),就是為一個即將誕生的嬰兒去「爭」一個好的靈魂。當然,這無法通過科學驗證。我只能說,這一部份就是「玄之又玄」,「不可說不可解」的部份了。
         
      我不能再贅言了,總之,「命」,就是先天命,就是超乎肉體存在的「靈」,他有他原先累積的「能」,也有他累積起來的「業」,所以「活佛轉世」,有「跡」可尋;所謂音樂神童,沒幾歲可彈鋼琴;小孩子可背佛經或其它文章,表現超乎常人的能力。而即使同父母生育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個性、嗜好以及不同的人生發展。因為他們雖承繼父母肉體的遺傳因子,但卻各有不同的「靈魂」。
      
            二運
         
      「天行道,君子以自強不息」,運,就像曰月星辰運行,人也在大自然的軌道中運行,就一個人來說:這就是與「先天命」相對的「後天運」了。這「運」是相當複雜,是個人與生長環境、時代交錯的結果。並不是單純的個人因素。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年代,整個個人的行運就受到戰爭的影響。而在歌舞聲平,紙醉金迷的社會裡,思想行為又怎能不受影響呢?這就是考量一個人命造的運行發展,得考慮到大環境:整個時空背景;小環境:社會或家庭背景,然後具有什麼先天特質的人,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中運行,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或結果。這是「後天運」。所以個人認為「斗數不能算,只能論」,「不能鐵口直斷,只能分析」,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命運」之說,絕不是完全是「落土時」就決定了一切,命運包括「命」和「運」,是先天稟賦與後天環境(含個人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命造的生命體出生之後,在這後天環境如何去「運行」,產生後天「運」,是決定命造者發展的第二重要因素。
          三 風水
        
      風水之說,民間信仰頗多,從祖墳到居住地的方位(穴位)是否吉利,房間的設置擺設,辦公場所位置等等,相當繁多,個人不想贅述。信者自信,不信者就當做研究社會的資料。
        
      然而,這裡的「風水」,我比較喜歡說成「環境」,個人生長的環境或工作環境自然影響命運的發展。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雖是英雄,處於無用武之地,也只能徒然嘆息;所以「良禽擇木而居」,人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
      其實也有學者強調,所謂風水之學,可算是一門「環境學」,好風水之地,必是一個生長活動良好的場所。不過我強調的環境不單是「自然環境」,還應包括「人文環境」。
        
          四、積陰德
         
      常存善念,多行善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觀念大家已深根蒂固。我曾在一座城隍廟看過一副對聯,可惜原句已忘,只記得大意:努力行善,未得善報,是仍在還前世債(須還清才能得善果);經常行惡,未得惡報,是前事善業未用完。(一但耗盡就得惡報了)(如有人知原句,請告知,感激不盡)所以在民間這種積陰得仍然牽涉到累世因果,甚至家族的累世因果。但不管前世如何,今曰多種善因,現世或來世必結善果。「了凡四訓」這本善書,坊間經常可看到,第三篇積善之方,就提到他如何藉行善終於改變命運的經過,如有興趣,不妨一看,很多值得參考之處。
         
      所以傳統命理或民間信仰,叫人多行善積陰德可改變命運,這是相當積極的一面。只可惜被有心人利用,成為斂財的門路。「了凡四訓」中特別提到真心為善的可貴。「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而且真心行善,不一定鋪橋造路,只要是誠心行善,「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善無大小,只分真假。多積陰德,可為自己或子孫植福田,改造命運。
      
            五 讀書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十載寒人無人識,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因此,讀書是仕進的捷徑。
      時至今曰,「行行出狀元」的時代,「讀書」應該有新解,那就是「努力」。也就是意志和毅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可以改變不順的機運,或者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這也是強調「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的精神。所以先天不良,只要後天不失調,決心與毅力可以彌補先天不足。同樣的,先天優越,可是不努力,同樣會一敗塗地。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結語
         
      斗數強調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形成今生與來世的命造,也就是強調「知命」、「順命」,然後「造命」的邏輯,命不是不能改變的,命運是可以透過後天來扭轉或改變。這應該是我們談論命理時不能不知的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