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解义 上

标签:
文化 |
分类: 易理探微 |
《天干图解》中笔者认为十天干是反映四季时令,生命周期,在此继续提出十二地支反映内在生长过程的看法,认为二者犹如太极的阴阳,是从一内一外,一物一人等不同角度展现事物的面貌,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奥秘的系统认识。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 占斗机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日, 谓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 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 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 故有枝干名也."
十二地支流行的说法是: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从字源的角度,我认为地支十二个字描绘了小孩生育过程,是古人生育知识的记录:
1、子
字典解释: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婴儿。
动物的卵,植物的果实、种子。
丰铭解义:本义应为性行为中的男子。按现代知识可以解作“受精”,一横表示精子已大部进入卵子。
http://www.zdic.net/pic/1b/5B50.gif 上" />楷体
2、丑.
字典解释:
甲骨文象爪形。《说文》: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
丰铭解义:着床。胚胎期。
http://www.zdic.net/pic/1b/4E11.gif 上" />楷体
3、寅
字典解释:甲骨文为矢形。
丰铭解义:四周左右,胚胎象条鱼,在胚胎的背面有一条深色的印迹,是脊柱的位置。金文、小篆都好象母亲呵护着肚里的胎儿。
http://www.zdic.net/pic/1b/5BC5.gif 上" />楷体
4、卯.
字典解释:
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说文》: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
丰铭解义:人形初具。妊娠16周时胎儿左右主要器官都已经形成。胎儿期。
http://www.zdic.net/pic/1b/536F.gif 上" />楷体
5、辰.
字典解释: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说文》:震也。三月,陽气動,靁電振,民農時也。
丰铭解义:三个月左右,胎儿开始有一定的活动。
http://www.zdic.net/pic/1b/8FB0.gif 上" />楷体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 占斗机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日, 谓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 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 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 故有枝干名也."
十二地支流行的说法是: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从字源的角度,我认为地支十二个字描绘了小孩生育过程,是古人生育知识的记录:
1、子
字典解释: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婴儿。
动物的卵,植物的果实、种子。
丰铭解义:本义应为性行为中的男子。按现代知识可以解作“受精”,一横表示精子已大部进入卵子。
字源演变:
http://www.zdic.net/pic/1b/5B50.gif


2、丑.
字典解释:
甲骨文象爪形。《说文》: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
丰铭解义:着床。胚胎期。
字源演变:
http://www.zdic.net/pic/1b/4E11.gif

3、寅
字典解释:甲骨文为矢形。
丰铭解义:四周左右,胚胎象条鱼,在胚胎的背面有一条深色的印迹,是脊柱的位置。金文、小篆都好象母亲呵护着肚里的胎儿。
字源演变:
http://www.zdic.net/pic/1b/5BC5.gif


4、卯.
字典解释:
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说文》: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
丰铭解义:人形初具。妊娠16周时胎儿左右主要器官都已经形成。胎儿期。
字源演变:
http://www.zdic.net/pic/1b/536F.gif
5、辰.
字典解释: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说文》:震也。三月,陽气動,靁電振,民農時也。
丰铭解义:三个月左右,胎儿开始有一定的活动。
字源演变:
http://www.zdic.net/pic/1b/8FB0.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