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图解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易理探微 |
写《周易雅正》时遇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两个句子,甚费思量,于是搁置成见,寻觅古义,以确定甲、庚两个字的用法。
天干 天干(Heavenly Stems) ,也叫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
中国古代分别将天干和地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最晚在夏朝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夏朝后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但是正式将这十个符号命 名为天干应该与地支有关:-{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 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群书考异中说: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 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 炳,长势正旺
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 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 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 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 指万物可揆度.
无因山人说:
甲为破甲钻出,乙为奋力上求,丙为茂盛,丁为强壮,戊为丰茂,己为停止,庚是变更,辛是出新,壬为妊娠,癸是收藏。
我们再看字典里的解释:
甲: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乙: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丙: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丁: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戊:开始枝繁叶茂的样子。
己: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说文》:象萬物辟藏詘形也。
庚: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秋实还归大地,所以又引申为赔偿,偿还。庚偿(抵偿)。
辛: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說文】秋時萬物成而孰;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
壬:象形兼指事。像一个人挑担子。本义:挑担。
癸: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 kuí),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本义:古代兵器。戟属。【說文】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收藏。
通读周易原文,我认为“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都应该是类似上面的基本意思,而不是天干的排序。
综合着考虑后,用植物的生长表达我理解的天干含义,就是:
甲:象形。种子在土里发芽拱土而出的时候。

乙:象形。幼芽尚未伸展的时候。


天干 天干(Heavenly Stems) ,也叫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
中国古代分别将天干和地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最晚在夏朝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夏朝后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但是正式将这十个符号命 名为天干应该与地支有关:-{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 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群书考异中说: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 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 炳,长势正旺
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 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 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 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 指万物可揆度.
无因山人说:
甲为破甲钻出,乙为奋力上求,丙为茂盛,丁为强壮,戊为丰茂,己为停止,庚是变更,辛是出新,壬为妊娠,癸是收藏。
我们再看字典里的解释:
甲: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乙: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丙: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丁: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戊:开始枝繁叶茂的样子。
己: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说文》:象萬物辟藏詘形也。
庚: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秋实还归大地,所以又引申为赔偿,偿还。庚偿(抵偿)。
辛: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說文】秋時萬物成而孰;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
壬:象形兼指事。像一个人挑担子。本义:挑担。
癸: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 kuí),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本义:古代兵器。戟属。【說文】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收藏。
通读周易原文,我认为“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都应该是类似上面的基本意思,而不是天干的排序。
综合着考虑后,用植物的生长表达我理解的天干含义,就是:
甲:象形。种子在土里发芽拱土而出的时候。

乙:象形。幼芽尚未伸展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