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整合,企业的博士后

(2011-06-22 15:45:03)
标签:

ibm

it客

百年

全球整合

it

分类: 领驭

http://s10/middle/59776cedga6482e4af9b9&690

2011年初夏,在中国企业发展大学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那些或家庭背景深厚,或经过艰辛打拼,最终挤入这所全国最高“企业生”学府的学子们,早早的赶到会场,准备开始今天的交流。

 

这些“企业生”都是中国商坛的佼佼者,平素说话做事,自有一份傲气所在。今天因为发言人的来头着实不小,分享的话题也是大家关注,所以一个个手拿各种笔记本和pad,满怀期待。

 

讲台上方,悬挂着大型条幅写明了今天交流的主题: “全球整合,当今企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主发言人,是赫赫有名的“全球企业发展课题”的博士后,博士生导师——IBM教授。

 

这些企业生的座位也是泾渭分明,在前排就坐的是联小想、华大为等自学成才的研究生,他们关于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论文,在不久前获得国际企业大学信息通信分院的好评,而且这二位跟IBM老教授还有一段学术之缘,在早年间在研究国际课题的时候,就曾和IBM教授有过很多交流。

 

前排左边,是“国”氏家族的委培学生,有“中”家的电信、移动、银行几兄弟,也有国网、国金、国五矿几个哥们儿。这些研究生家里背景雄厚,学习也努力,在本土市场课题上有很深的造诣。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融合,本土课题和全球结合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研究生都已经把“全球市场”课题定为自己的博士研究选题方向。

 

前排右边,是朴三星、丰田一郎、Senior 通用等国际交换生,他们也都是“全球市场”专业的研究方向,有的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今天是抱着学习观摩的目的来聆听交流。

 

后排,坐满了本土市场选题方向的本科生,来自零售、物流、制造、能源、交通等家族,以姓“民”的和复姓“地方”的居多。在4、5年前,全球课题似乎离这些学生的专业方向很远,可近几年的全球课题的学生越来越吃香,本土市场课题又被委培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本科生也不得不重新评估选题方向了。没办法,就业压力实在是大啊!

 

IBM老教授今年刚好一百岁,实践了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不过,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教授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正如一个中年学者,双眼有神,潇洒自如,身着蓝色的西服正装,打一条彩色的领带。微笑着环视了一下观众,IBM教授打开了PPT,开始了主题发言。

 

讲到全球整合企业,就要先说到这两年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明显的社会趋势——世界正在变平。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大量流动和不断重组,经济资源的配置将取决于世界各地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而经济形态和技术的创新则催生了信息共享与整合,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平台,把世界紧密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之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已日益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正在时刻印证着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令人激动的趋势——全球化。世界正因全球化的推动变得更平。

 

全球化趋势在21世纪初期达到顶峰,驱动复合经济发生巨变。降低自由贸易和投资门槛、全球网络通信改革、开放标准在技术和业务流程领域的稳定发展——多股强大力量汇聚在一起,使社会真正迈进“扁平世界”的新时代,同时还驱动产生了一个新型企业模式:全球整合企业。

 

在我自身的经历中,可清晰地体会到企业是如何在变平的世界中成长的。从一个国际化企业,到一个跨国企业,再到成为一个全球整合企业,每一步的跨越建立在世界正在变平的基础上,这也是我对于商业和社会发展的理解。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历经三个不同阶段。

 

首先是19世纪的“跨国”模式。对跨国公司来说,他们的大多数业务都在本国开展,只是在海外设立销售和配送中心。这种基本的输入/输出结构——集中生产、跨国销售——被绝大多数行业广泛采用。

 

然后是20世纪的“多国”模式——这种模式多半是为了应对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之后逐渐加固的贸易壁垒。为了进入本地市场,母公司在全世界多个国家投入巨资创建小型跨国公司。就IBM本身而言,IBM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创建了迷你IBM——IBM日本公司、IBM法国公司及IBM加拿大公司等。

 

多国模式因其费用高昂和手续繁琐现已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全球运行的企业都开始朝着课题新模式转移——全球整合企业。全球整合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运营都体现了真正的全球性。它基于成本、劳动力和商业环境在世界各地设立运行和其他职能机构,并且从水平方向将全球运行集成在一起。由于实现了全体互连互通,全球所有工作都可轻松完成。

 

现在,我在全球17个行业拥有6万人的咨询专家资源,形成全球整合的知识资产储备;遍布全球的IT基础设施充分支持IBM全球整合运行的技术需求;业务遍及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万员工,对各国家市场和资源有深入了解,为全球布局打下基础。”

 

IBM教授接着说:

 

我们需要理解一下“跨国公司”和“全球整合企业”的区别。“跨国公司”与“全球整合企业”在物理上的差别最为直观:跨国公司以地理为边界,定义多个遍布全球的、相互平等的业务单元,作为综合实体运营;而全球整合公司作为一个协作实体运营,并具有多个全球卓越中心,每个中心都拥有独特的定位和专业知识领域。

 

拿我自己来说,在跨国公司时代,IBM分为IBM日本、IBM中国、IBM德国等等遍布各国的“小IBM”。而作为全球整合企业,“范围”不再是组织结构划分的主要准绳,而“功能”才是。我在上海设置了全球支付中心,在中国深圳设立了采购中心,在吉隆坡设置了财务中心,在马尼拉设立了人力资源中心,在北京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有援助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会计中心则在马来西亚。每个月,不论是美国或是日本的IBM员工手中的工资单,都是从马来西亚的结算中心分发的。

 

这就像以前我们要自己做菜,在家里自己洗菜、切菜、煮菜,然后才能吃晚饭。现在已经有中央厨房给你做了,所以就不用洗菜,也不能煮饭,要做的是配菜。现在,我在中国的人力资源部不再“务实”,而成为一个“务虚”的部门:不再管理大中华区员工的薪资福利体系等具体事务,转而帮助IBM全球人力资源中心制定更好的全球薪资福利体系,通过沟通、协调等各种方式落实全球总部的决策、传导文化、激发活力、培养人才。

 

最后,IBM教授对台下的同学们说到: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势不可挡。面对这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企业生都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么随波逐流,在全球化的市场中疲于应付、陷入被动;要么伫立潮头,凭借创新的力量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占居主动。

 

实际上,不仅仅是企业生,在渐趋扁平的世界中,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个个人都需要找到与众不同的发展实力,并学会如何在一种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找到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每一个中国企业生都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中,不单单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也同样面临涌到家门口的全球竞争。逆水行舟,方且不进则退,更何况在全球化的汹涌波涛中,稍有懈怠,就会被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者抢夺机会。现在,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不只是“全球化会给我带来什么?”,而应当是“我如何才能在全球化中获得竞争优势?

 

这时,在后排的一个本科生举手提问:

 

“请问IBM教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全球市场,制定适合的发展方向呢?”

 

沉思了一下,IBM教授说:

 

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在积极拥抱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已经是世界公认,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低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赢得市场竞争。中国企业一方面需要保持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另外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开拓新的竞争领地。

 

因此,以更快的速度向着价值链的更上游寻求差异化,去开拓更高附加价值的业务,将成为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到有效的方式达成两者的平衡,成为中国企业普遍思考的话题:

 

■如何通过创新,协助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市场领导者

 

■如何通过领先科技,协助企业持续增长与发展?

 

■如何通过协同合作,协助企业作大作强?

 

我认为,在全球整合的趋势下,中国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和“服务中心”。在我的研究课题中,中国是全球整合企业的战略性市场,也是IBM“全球服务中心”与“全球创新中心”的交汇点。

 

一席话讲完,全场掌声雷动,不同学级的企业生都若有所思,获益匪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