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刘泽明

(2012-02-24 19:11: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航天二炮
刘泽明,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他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研制完成了两项国内外首创的喷管技术,负责完成的某新型发动机演示验证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第三代固体发动机应用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完成的某型号发动机有力推进了我国第四代固体发动机技术发展,缩短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等。

  1983年,刘泽明走出校园,来到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41所工作。他谦逊、勤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脱颖而出,成长为技术骨干。

  在工作早期,作为某重要研制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他解决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承压密封囊的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和选材等关键技术问题,还会同有关人员解决了成型工艺、密封及其附加摆动力矩偏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项新成果在1991年通过了部级鉴定,鉴定意见赫然写着:“该成果属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研制的××-××喷管再传捷报,鉴定意见同样是国内外首创,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他领导和组织了六院“十一五”固体推进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执工作,开展了90余项预先研究和技术创新项目研究工作。其中,高能推进剂技术、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燃烧室壳体技术、大型摆动喷管技术、轻质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系统突破。在众多单项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他组织策划了某新型地地导弹两级发动机主要技术方案,完成了3项关键技术和6项重要支撑技术实现途径与试验验证方案等工作,通过了两级发动机整机关键技术综合集成演示验证试验考核和项目验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固体推进技术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第三代固体发动机应用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项成果2007年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还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种新型高能和特种推进剂技术、高强有机纤维技术、宽温域固体发动机设计和试验验证技术等多个项目的技术攻关,单项技术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或前列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第四代固体发动机技术发展。针对某型号发动机高比冲、高质量比、高速、高加速和宽温域使用等要求,采用综合设计优化策划方法,仅用两年时间,成功完成首发地面点火试验。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的防空导弹发动机技术达到了俄、美第四代防空导弹发动机技术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防空导弹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国与俄、美等国家的技术差距。该项成果2010年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我国固体发动机领域的专家,他曾先后获得“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航空航天部“首届航天十佳科技青年”、航天部“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航天基金奖”、“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面对取得的诸多成绩和荣誉,刘泽明同志总说那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其实自己很平凡。现在作为院长的他依旧遵循“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实施“营销、创新、成本、组织能力提升”四大战略,全力向“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效益型、和谐型”六院目标冲刺,立志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地方经济腾飞再做新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