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玉,早晚会发光

(2012-11-05 12:48:58)
标签:

杂谈

                               是玉,早晚会发光

    我所居住社区的医院有一位80后的医生。也就三十岁样子。他医德医风挺好的,虽然是年轻人却得到大家的尊敬。做到这点挺不容易的。社区医院的条件很简陋,门诊,治疗,取药都挤在不足六十平米的三间小屋里而最基础的病人差不多都在这里看病。我一般很少来这里,但最近来的却比较勤,常听大家说起这位年轻医生。

    他对病人始终是面带微笑,是面朝病人细心询问病情的那种微笑,不像是有些医生是一边看着电脑一边和病人讲话,经常三句俩句就把病人打发走了。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据说他是家族祖传行医第五代传人。他的夫人也是医生,俩人在家休息时也常一起切磋医术。我想小伙子这么刻苦,他的家风一定也不错。我最初听说时还有些不信,因为看到身边太多年轻人的浮躁,缺乏踏实肯干精神,不相信会有长之不懈持久耐心的人。

   一次亲眼看见他对八九十岁推着轮椅车,拄着拐杖的老人细致耐心的服务,对耳背的老人不歧视不训斥,不嫌麻烦。顿生好感。

    一次嗓子疼得厉害懒的去医院想去开点药,正好碰上一位年轻人在值班。误认为就是那位医生。但他说是主看专科骨科,我还是找他希望解除痛苦。他检查后说嗓子化脓了,是上火。当时就在十指手尖的十宣穴上放血,顿时感觉舒服些了。按照我的症状很负责地开了药。拿药时无意看到墙上的值班名单表,知道姓李,是位博士生。心里有点得意,在这个社区我似乎还没有找过高学历的人看过病呢。

    因身体的不适,后来又去过几次,正好遇到人们常说的那位80后医生,姓刘,个头不高。正向人们所说的那样,面带微笑和蔼耐心。诊脉询问,说话声音透着一种温暖。令人对他很尊重。他帮助你分析是什么原因,还有什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诊脉很准令人信服,开出的汤药认真告知哪些是先煎,那些是后煎,煎多长时间。一一叮嘱。对于一些岁数大些的老人问的问题比较啰嗦,说话语速又比较慢,天天如此的烦问,连家中人能做到爱心耐心都是不太容易的,他却做到了。我挂号比较早,为节省时间,他让一些只开药不看病的上岁数老人安排在我的前面。等轮到我看还时特意说声“抱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让你很乐意配合。同样在取药的窗口里,可以看到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显得差一些,缺少耐心,有些不耐烦,皱着眉头也不多说话。之后我又先后去过几次,他面带微笑始终如一。我们这里一直是以中老年医生较多,这回全换成了年轻人。很感叹,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群,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慢慢地挑起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大梁。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被消化掉才可称为学以致用。成功总是建立在时间和付出的正比上。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做到尽职尽责,真是不容易。也许只是多了一些询问,多了一点微笑,多了一次爱心,多了一份认真。同样的岗位不同的标准,彼此的差距也许就在如此。再励志不如先立心。很庆幸,有这样一位年轻医生给社区的人们带来了福音。

   在这最基层的人群中,他犹如一块不起眼的璞玉,不怕打磨,甘于寂寞平凡,不为瑰宝不为名利。我想,是玉,早晚会发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深秋景实
后一篇:我的队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