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叔"与"杰哥"的发言想起
这几天,老天爷很开眼,让闷热的桑拿天一扫而光,身上顿时凉爽不少,今天还吹来阵阵凉风,很爽。今天是孩子的生日,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但愿能喜欢。现在是孩子们的天下,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忙碌,一直要尽职到大学毕业,要很长的一段路,实属不易。
我关注到了一些大学院校长在为毕业学生做的讲演,虽然自己已经脱离了学生时代,但还是感到很受启发和感动.先是看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培根校长,就是网上很火的大家称呼的"根叔',他的今年致辞是<记忆>,08年他写的题目是,<选择>,09年写的是<牵挂>,同学们称他是历年来讲话的"词语接龙".又陆续看了其他一些学校校长的讲话,很震撼.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杰校长讲的内容我似乎记忆更深刻一些.摘抄几句与大家悦目.
"大学的四年,对一生来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不要忘记你们的父母,你们的老师,支持你的朋友和国家纳税人,他们为培养你们付出的心血,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自强,不要怨恨;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要感恩,不要自大,在任何合作中,都不要把全部的荣誉和利益留给自己.理想的树立,是一生的追求和精神的原动力,它不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永远的一帆风顺即使在童话里也不存在."
我觉得这些话讲的很恳切.说实在的,看到一拨拨的年轻人走向社会,他们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心里真的很高兴.也很羡慕.也希望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上的时候,除去要拼搏奋斗,内心也要成长.
现在的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要为自己的生存奋斗,尤其在起步阶段,急功近利的心理现象很多,这也是被社会熏陶出来的,思考方式与我们那时也有所不同,他们接受的方式就是以竞争为主,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我看到身边的例子就不少,在同一个单位里,其实就是这些有数的东西,领导也清楚,但就是提出要求,不管用什么手段要变成是属于你的东西,才算是你个人的成绩,你才能被提拔,发奖金,因为你的成绩与你的顶头上司的功绩也分不开的,你出成绩了,你的上司也就可以继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恶性循环,出现了现在的社会现象,也不足为奇了。做好事要扬名,做坏了就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做英雄本是我们社会的需求,现在也要有社会物质奖励,就是奖励有的人也未必去做。这种社会悲哀影响着左右着我们,腐蚀着我们,使我们在麻木中忘记了感恩,忘记了荣誉要与大家共享。
如何让他们能继续渴求文化的熏陶和渴望保持清醒的状态?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已经很不错了,要说差现在就差在一个“德”上,差在我们的文化精神和职业精神上,年轻有些虚荣或是轻狂也不为过,随着年轮的增长会慢慢感悟与沉淀。但是不能沉沦,不能放弃理想,要脚踏实地去做实事。希望舆论导向能正面引导我们。在这个处处商业化处处都讲金钱的社会,许多美好的东西都被“钱”字冲跑了。过去学者还有的风骨和孤傲现在似乎都被“钱”字同化了。我想即使是社会所需商业化也应要掌握一个度,如果都用金钱来置换文化,让书本也充满铜臭气,我们的文化也就变了味道。那我们还学什么呢。
我们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文化,健康的环境,健康的风气,让他们做到在人生得意的时候淡然看待,人生惨淡的时候能挺起胸膛.面对挑战.不气馁,去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好自己的定位。
还要看到社会上的一些诱惑和不良恶习也会侵蚀着他们,各种犯罪活动也很猖獗,稍不留神就会吃亏上当,现在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稚嫩的孩子因为无知与一时冲动而最后走向犯罪。这就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生路上总会要碰壁跌交,凡事都想做成功的是只能是神,我们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好高骛远,不能因为有些事情难办就失去心信心,有些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信心,事情才难以办到.
有些事情说多了也无用,只有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才最深刻。我想“根叔”与“杰哥”的讲话寓意也在这里。因为我们都从这里走过。
既然知道这个世界有时候是不公平的,那就尝试着理解,尝试着包容,实在无法理解的,就铭记在心,用更优秀的表现来证明自己。
愿我们的这个社会“圣人”多一些。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