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学点知识为防身吧
(2010-09-09 21:46:19)
标签:
杂谈 |
今年世界不平静,地震平凡发生,各种天灾人祸频繁不断地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和神经,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奈,就像是一片树叶,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自然是残忍的,但是,残忍的也是我们人类本身,我们即在享受着物质需求的先进与富足,也在破坏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发展,自然界中整个生物链发生的变化,我们都已经有目共睹。我们谁也无法改变。
我们必须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要掌握一些必要知识,以防万一.看一点,知道点,记住点,经管很专业,与我一道,学点吧.只当是休闲,或许是忽悠,记住也许不知何时真能用上呢。
1. 怎样认识地震波
大家知道,地震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 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来自地下的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传播的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人们先感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晃动,类似闪电打雷,有一个时间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就要到了,要尽快做出防备.感觉上下颠簸的时间差越大,地震震中离我们的距离就越远.
2. 震级与烈度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依据地震仪测定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多少来确定.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震级标准.其中将4,5_6.0叫中强地震,大于6.0的称为强震,8级和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巨震.震级增加一级,能量提高大约32倍.
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破坏大。烈度高,反之破坏小,烈度低。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如同灯泡的瓦数与亮度的关系。我国使用的是《中国地震烈度表》,它将地震烈度的等级划分为12个等级。
3.关于地震带
地震带就是地震发生比较集中的地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专家将中国及临近地区划分为7个地震区,23个地震带。
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约有一半城市处于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
4.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震前地下流体宏观异常现象主要表现:水温的变化,翻花,冒泡,打旋,发浑,变色,变味等。
对鸟类,如家鸽以惊飞,视听反映和进窝时间等为主。其它鸟类如鹦鹉,一般以撞笼不休,惊叫等为异常。鱼类与浮跳,上窜,惊游,跳出,扎水,尾巴上翘,活动加剧等行为反映为多。对大牲畜,家畜,家禽,狗,猫,蛇等陆生动物的观察,应选择2到3种作为代表,重点从行为活动和生活节律两反面进行观察。
出现局部大气增温,地裂缝,地面凹起或塌陷,人感不适,植物异常,局部热异常,地声,地光,地气雾等震前宏观异常现象.
另外,还要适当备些绳子,水和手电,以须急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