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念,我的法国朋友

(2009-09-18 19:16:25)
标签:

想念

思念

杂谈

  我认识一位法国朋友,她曾在中国学习中文,她的先生在中国做生意.我们是在一次球场上偶然认识的,她的中文名字叫蕾.她人很热情,直率,也很开朗,她的职业是教师,还是个体育教师.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她的中文学的不错,具她讲在班里是排在前三名的.我们相互学习对方语言,但我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有时我们就是各自写纸条进行交流.有时乌鳢哇啦地比划,也闹出过不少笑话.

    她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十分不理解。不止一次地问我们:“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只允许生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太少了。”“你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管生孩子的这种私人事情呢?”我们就要根据我们的国情,给她掰开了揉碎了地讲:中国和她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以我们国家的政策和现状是不能和一般欧洲国家相比,例如德国,它周边是荷兰和比利时。都是袖珍型的人口少的国家,在德国骑上自行车,利用中午休息就可以去荷兰超市购物,下午就可以去比利时饭馆吃饭。我们的一个省都比人家的一个国家大.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要吃饭穿衣,不计划人口生育确实不行啊!(尽管我们也觉得要一个孩子确实太孤单.)蕾听了之后点点头,象是似懂非懂的样子.

 

  蕾非常喜欢孩子,但是她也只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她告诉我们:不是她不想要,她们夫妻都想再多要几个孩子,也非常喜欢孩子.她先后怀过两个孩子,但都是宫外孕,大出血,两次都非常危险.把她丈夫也吓坏了.在医生的严厉耐心劝说下,他们只能最终采取放弃.说起这些,她的眼泪浸湿了眼眶.她说,这是她一生的遗憾.现在她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将来一定让她的儿子多生几个孩子,一定要当足了有好几个孙子的奶奶.补上自己这一生未完成的意愿.我们也从心里祝福她.

  她非常喜欢吃中国菜,她说在法国爱吃窝牛,在中国这里许多菜比窝牛还好吃.在春节来临之前,做为东道主,我们请她吃了一顿中国饭,其中点了中国的烤鸭.并按照中国的礼仪送给她一份带有民族特色的礼物.她非常高兴.一边吃一边说好吃,还开玩笑地说:我的肚子长大了,将来回去不能当体育老师了.改当厨师了.在结帐时单上有刮奖的地方,我们让她去刮,撞撞运气,谁曾想结果还真中奖了.店主当场兑现了现金,我们一致同意让她拿回去做个纪念.那天我们都玩的很开心.

  不久,她又回请了我们一次,地点选在了她的家里,她住在国际公寓大厦,是临时的住处,但房间布置的很有情调,门口还用中文和英文写上"欢迎作客"的条幅.房间里绿色的植物巴西木和绿萝长的郁郁葱葱.她用地道的法国风味亲自动手做的家宴.具司机说,仅为买到新鲜的小牛肉,她就跑了好几个超市.很辛苦.她还让我们品尝了正宗的法国葡萄酒和她自己做的甜点.我对法国波而多酒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进餐时,只见她穿着高跟鞋在屋里风风火火,一会儿端菜,一会儿换盘子,热情地跑来跑去,我们直担心她摔着,可她一点不在乎.遇上我们不知道的调料名字,她一时也说不清楚,就跑到电脑里去查资料.然后再告诉我们.那顿饭吃的很有情调,很有意思,也算是一次特殊的享受吧.

  我们还曾一同去街上购物,一起去公园聊天.她很聪明,购物砍价时总是由我们出面,她说,你们砍价会便宜些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起聊天时,她也坦率地谈到了一些对中国的看法,例如我们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大声说话的方式很不适应,认为很不礼貌.对我们有的人骑车经常闯红灯,逆行走路,开车鸣笛等,她也觉得不够好.尽管我们有时觉得很汗颜,但我们也说:你们外国人现在也入乡随俗了,我们看见有的也开始走逆行,闯红灯了.说完相互看看,然后在一起哈哈笑起来.

   蕾现在已经回国了,她挂念她的老母亲和儿子.

  我经常想起和她在一起的那段难忘有趣的日子,想起那个长着棕红色头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热情好客的法国朋友.

  但愿她能看见这篇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奈中的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