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荀太太和伍太太不管在性格和生活上都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两位女性,荀太太没有读过什么书跟丈夫的生活过得很拮据,性格比较老派、沉静,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而伍太太在外国留过学,再加上丈夫有钱,所以性格比较开放且通达,既摩登又时尚什么新鲜潮流的东西,都能赶得上。但又不失中国传统女性的含蓄之美。
她们两位感情非常的好,每次见面仿佛都有着说不完的的话,坐在一起家长里短、嘘寒问暖,正应了小说的标题《相见欢》,但在她们对话当中我看到的却是她们生活各自的悲哀。伍太太的丈夫去了香港,女儿苑梅已经出嫁,其他子女也在美国,只独自一人生活在诺大的房子里,内心除了孤独也就空虚,还好丈夫每月寄钱,在生活上过得倒算富足。荀太太虽然丈夫在身边,但两人经常为生活的事搞“冷战”,虽说是夫妻但却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荀太太嫌弃丈夫绍甫不能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更憎恨丈夫拿自己的工资去接济亲戚,只要身上有钱就像饿狼扑食一般,马上去买衣服等物品,用此方式来弥补自己失去的一切,完全不为自己的丈夫考虑。两个不同的女人都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荀太太和伍太太经常会交谈一些重复的事情,两人还假装着像是第一次交谈似的,做出一副生怕别人听见的样子。不免让人感觉好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荀太太她的生活空间太过于狭小了,她每天经历的,每天能想到的不过都是那些生活的琐事,她把伍太太当做自己倾诉的对象,更直接说是发泄的对象。伍太太能体会到荀太太的不幸,再加上两人感情要好,结合自己的处境,也就装糊涂,萌生出一种惺惺相惜之感。但日子久了伍太太也觉得厌烦了,但有人和自己交谈,却是可以减轻自己内心的孤独,所以也就继续“糊涂”下去了,伍太太有着用荀太太生活的不幸福来安慰自己生活不幸福的意思,人终究会在同比自己不幸的人的比较中获得一些满足和快感。
在小说中荀太太向伍太太讲述了两次自己被陌生人盯梢的故事,在讲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荀太太内心的那种激动与兴奋,仿佛是经历过一次冒险似的。苑梅却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为什么那个盯梢的人不去跟踪年青貌美的婉小姐,而是去跟踪“年长”的荀太太呢?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荀太太不过是想在伍太太面前,证明自己依然是有魅力的,依然对男人是有着吸引力的,这就是女人的虚荣心吧,不管是哪个年龄的女人,都有着向异性展示自己魅力的愿望。但在故事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荀太太哀叹着自己青春的流逝,不想服老,但自己的内心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故事中张爱玲用很冷峻的笔调展现了荀太太和绍甫夫妻二人内心对对方的冷漠,这种冷漠让人感到心寒,也让人感觉到婚姻不过如此,生活也不过如此。在小说中苑梅充当着一个看客的角色,张爱玲把她和荀太太和伍太太做了对比,苑梅是自由恋爱,杜绝父母的包办婚姻,并因此和父母经常吵架,而荀太太和伍太太二人都是典型的包办婚姻,因此,苑梅看她二人的对话,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似的,那么荀太太和伍太太二人婚姻的不幸福,是不是就是跟包办婚姻有直接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张爱玲的《相见欢》是一个以喜衬悲的故事,故事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二人的悲情,通过荀太太和伍太太的悲剧故事告诉我,幸福永远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靠别人施舍的幸福不真实也不会长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