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是茹志鹃反应战争生活中最优秀的作品,但茹志鹃在《百合花》中并没有过多描绘战争中枪林弹雨和令人窒息与恐怖的战争场面,小说中如果不是最终小通讯员为掩护担架员而牺牲,我可能感受不到一点战争小说的紧张与残酷的气氛,整篇小说只让我感到一种清新,淡雅之感,以及人人之间那种最真诚,最朴实的人性美!
茹志鹃在小说的开头对美丽的田园风光进行了描绘和对家乡生活的回忆,使整篇小说的基调显得宁静与安详,与最后战争进行时包扎所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三个原本生活在不同环境的陌生人,因为“我”被派到包扎所工作而联系在了一起,从彼此的陌生疏远到最后的亲近与真情。小通讯员的憨厚质朴,新媳妇的纯朴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小通讯知道拿了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不安与内疚,当新媳妇知道自己误会了小通讯员时表现出的不好意思与歉意,百合花被子是整篇小说的一个纽带,作者围绕着百合花被子展开,一步步使小通讯员,“我”和新媳妇三者的人性得到最终的深华。
开朗,大方的文工团员在主动地交流中把小通讯员的羞涩与腼腆一点点的化解,由其是最后文工团员在借被子中表现的精明与能干使其对她更增添了敬意,也使他们之间的心走的更近,文工团员炙热真诚的心,深深的感染了小通讯,在与文工团分手时,他居然也能礼貌,风趣的表达自己的关心,小通讯员离开后文工团员对小通讯员的眷恋,这一切的表现都说明他们的疏远感与陌生感以彻底的消除。而小通讯和新媳妇的误会也是因为疏远而产生的,因为小通讯员没有说清借被子的原因,使新媳妇不愿借出她唯一的嫁妆,在明白情况后,她流露出多次的歉意,这些都说明她以对小通讯员已没有了疏远感。
结局小战士的死把整篇小说推向了高潮,小通讯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新媳妇在小通讯员死后所流露的崇敬与歉意,特别是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缝补衣服和入殓那段,新媳妇毅然克服了自己的害羞,整个气氛肃穆,庄重,让人深深的体会到最真挚朴实的人性之美!
作者之所以用百合花命名既是小通讯员和小媳妇优美情感的衬托,又是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美好象征,就像“一朵纯洁的百合花”雅致清纯,韵味悠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