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等》描绘了一个发生在沦陷区的推拿医生为病人看病所引发的普通人身上的遭遇,来体现各自人物身上的“大悲”。我认为小说之所以称作“等”,在小说中有两层意思,首先这个“等”字是切合于故事的内容的,整个故事就是以病人等待看病这一背景来阐述的,但我认为这个“等”更深层的含义,莫过于人生中所不得不接受的等待,而这种等待饱含着无奈与辛酸。阿芳等待着有新衣服,奚太太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董太太等待着可以离婚的那天。但这些各自人身上的等待(或者说是希望)想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整个故事显“悲”的一个地方,人们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虚幻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心存着幻想,甘愿去等待,但这种等待只能透露着苍凉。
小说中写的最好的莫过于太太们各自身上的悲剧和在这悲剧下的太太们的虚伪与讽刺,明明过得非常的拮据和不幸福,但她们却要在外人面前装做幸福的样子。当王太太被庞太太发现她很久没有制衣服时,她先是一脸的尴尬,然后就是她的冠冕的客套话,谁都知道并不是衣服坏和贵的原因,但却没有人把她的谎言揭穿,那是因为这并不是王太太一个人的悲哀,她的身后有许多像王太太那样买不起衣服的人,但她们却都像王太太那样选择虚伪与伪装自己。
当奚太太被别人说阔时,她也并没有立刻的否认,虽然她过的很苦,虽然她的丈夫在内地重新讨了老婆,但我们这位奚太太在外人面前找了个可笑的理由,说是中国人口损失严重上面的人鼓励他们再找一个,首先我不知道奚太太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说这些话,但她的这些话并不能掩饰她身上的悲剧,反而是越加的讽刺,和她的虚伪与无奈,如果她的丈夫真的爱她会那么随便又找个太太吗?所以我认为奚太太的理由很滑稽,根本站不住脚。
董太太花了七千块救出了自己的丈夫,但却得不到丈夫的一句好话,虽然董太太口口声声的说不在信任男人,但她依然不能离开她的丈夫,她所找的理由是族长不好说话和等三个女儿有了人家,我真想不明白离婚就这么难吗?要等待这么多事,还是因为在别人面前为自己找一个忍耐现在这种生活状态的理由呢?
我们从三位太太各自的人生遭遇来看,虽然她们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她们做人却着实的虚伪与让人讽刺。她们同时活着等待中,难到光是等待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获得幸福了吗?张爱玲在小说中告诉我们这样显然是不行的。但还是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愿意在等待中死亡,也不愿意改变她们的虚伪,不仅让人感觉到滑稽与可笑,更让人感到心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