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工奖归来——记金华黄蜡石首获天工奖

(2012-02-08 09:55:16)
标签:

礼品饰品

苏锡春

金华黄蜡石

宋体

应建新

天工奖

文化

分类: 个访。

http://s6/middle/59745572gb86a45969a45&690



天工奖归来

                    ——记金华黄蜡石首获天工奖

文/子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一方水土亦出一方特色。2011年11月,金华黄蜡石带着它特有的色泽、温润和魅力,踏出故土,首次亮相天工奖。结果满载荣誉凯旋而归,送上去的八件作品皆获得天工奖优秀奖!天工奖是玉雕、石雕行业的权威大奖,它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创立,并被人们喻为玉器产业的风向标,它所记录的是当代玉雕艺术的现状。玉石本身是一种有价物品,经过雕琢之后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玉石的价值。因此“天工奖”除要求技法、设计理念和题材的因素外,还力求好工、好料、好设计及对应的好作品,其最终所要达成的愿望是使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玉雕的精致完美,同时带动玉石产业的发展、玉石收藏的繁荣,以及玉文化的传播推动。

    这个消息振奋人心,但又合乎情理。用此次将黄蜡石送去天工奖评奖的送展者苏锡春先生的话来说,“黄蜡石比和田玉有更打动人的地方,尽管,它可能在文化内涵上不及和田玉,但却有翡翠般的色泽,和田玉般的温润。因此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热衷于和田玉收藏现又转化为黄蜡石藏家的人来讲,感受是很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天工奖的评委们也验证了苏锡春对黄蜡石的看好——恐怕,评委们在看到金华黄蜡石的第一眼就觉得眼前突然一亮,那“帝王黄”的色泽,似透非透的质地,不但符合中华民族对黄颜色的认可,同时也与我国传统玉文化含蓄、内敛的尺度相吻合。若同时将它与其他玉石摆在一起,现场的小布局便立马生动起来,极度地养眼!所以,黄蜡石的美是值得回味的,仿佛是一个人具备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镇定气质!

 

/黄蜡石的出处/

    据史料记载,“蜡石者,真蜡国(柬埔寨)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蜡石也。”(自《金玉琑碎》)当时的柬埔寨之所以被称为真蜡国,据说是他们当年向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此蜡石 “质坚似玉”, 稀少珍贵,十分招人喜爱,“真蜡国”的名字由此应运而生。而其中所提的蜡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蜡石。那是不是只有柬埔寨才有这样的蜡石呢?它为什么又被叫为黄蜡石呢?

    蜡石按色可分黄蜡、红蜡、白蜡、黑蜡等四大品类,其中,既有黄中透红、黄中透白、黄中透黑,也有一石多色的多彩蜡石,但此类蜡石以黄色为基本色,故称黄蜡石。其实,地质是决定黄蜡石品质的主要原因。因为它的形成剖析开来看,是一种原石属石英岩脉的石英或玉髓,因长期受氧化铁胶体溶液侵润、染色而成,色质酷似蜜蜡。因此,除了柬埔寨,我国境内也有大量的黄蜡石陆续被发现,目前较为知名的有广东潮州饶平的黄蜡石,以及广东台山黄蜡石,还有辽宁丹东、云南龙陵(即黄龙玉,已被列为国家第五大国石)等地。相对金华的黄蜡石,被大量发现或者说被赏玩却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金华黄蜡石主要分布在金衢各县市,其中婺江、兰溪江、武义江、义乌江、衢江等地拥有量尤为丰富。据浙江省地质队对金华黄蜡石样本的检测,其摩氏硬度达到6.5-7,属于高硬度玉石,同玉、翡翠、玛瑙、水晶等系属一系。

    在金华,黄蜡石爱好者喜欢用“田黄的色泽、和田玉的湿润、翡翠的魅力”来形容它的色、质、韵。作为观赏石,黄蜡石与中国传统观赏石求“皱、瘦、漏、丑、秀、奇”的特点相应,同时符合“湿、润、密、透、凝、腻”等人们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从质的品位上来说,黄蜡石分冻蜡、晶蜡和粗蜡等若干等级。在蜡石产区,粗蜡可以论吨计,可完整有形的胶蜡、冻蜡却是寥寥可数。因此,“物以稀为贵”,黄蜡石的最高品位应当是质冻色黄,而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也决定着它的价值和品位。奇石收藏家若能收藏到的一两件冻蜡,一般都作为镇宅之宝,不会轻易转让。


 

/黄蜡石爱好者苏锡春先生/

    收藏,藏的是一份趣雅,求的是一份闲逸。苏锡春先生是金华本地人,说起收藏黄蜡石,他应当是金华黄蜡石的痴狂爱好者,除了喜欢它的品质,其中定也饱含着一份家乡人对金华黄蜡石特有的情感。

 

    刚一坐稳,苏锡春便从我的问题着手,理出一条金华黄蜡石近些年的市场情况。他介绍说,金华黄蜡石大概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有人赏玩的,通过不断挖掘发现,2006年在古子城牌坊处已有几家摊位开始摆设交易;这一年,金华赏石协会成立并举办了首届藏石展。再到2008年,更多的人参与到黄蜡石的挖掘与买卖中来,有些人,周日凌晨4点便出现在交易市场,他们手上的货,很可能是前一天从沙场里买来的价值几十元的石头,一转手便卖到了几百元。而刚买去的人又继续转手,可能又卖到上千元!黄蜡石就在这番热火朝天中兴盛开来,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忍不住要用“石中之后”、“佛光灵玉”等溢美之辞来赞美黄蜡石,表达自己的喜爱;又不断为其取名,希望用“婺州黄”、“婺江黄”、“金华黄玉”、“婺州黄子玉”、“金华黄蜡石”等名称来命名这金华的宝贝。但从外界回馈回来,以金华古称婺州来命名的名字,虽然看似合理,却极易使人联想到江西婺源,这就违背了作为金华地方特色的本意。因此,在参加2011年的天工奖评奖时,在还没有正式统一命名的情况下,最终决定选用“金华黄蜡石”这个朴素大方的名号。它同时也能与金华火腿、金华佛手、金华酥饼等地方特色名称相连贯。

    事实上,在金华黄蜡石获奖的前一届天工奖上,已有好消息传来。那是第一次亮相天工奖的云南黄龙玉摘得金奖的消息。云南黄龙玉其实就是黄蜡石,这就意味着除和田玉、翡翠及原有的四大国石外,其他品类的石头也能参与天工奖评选了。而我们的金华黄蜡石虽发现晚,却屡获佳绩。比如在省良渚杯上的金奖,以及西博会1金7银8铜的好成绩…也该让它在更高的平台上亮相了。苏锡春的这一想法立即付诸实施,结果传来好消息,8件参展作品中全部获得优秀奖。激动之余,苏锡春还参加了2011年的“天工奖”颁奖晚会,在会上,他与现场的专家进行交流,收获了一些建议。专家们首先肯定了金华黄蜡石的品质,认为它以色彩取胜,质地也属上品,但有所遗憾的是,此次参展作品都非出自大师之手,也就是说,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金华黄蜡石能在雕工上再下一些功夫,那么它还有提升的空间。他们同时诚恳地奉劝,如果再遇到这样好质地的石头,一定要交予给一位与它品质相匹配的大师来雕刻,千万不要轻易下手,急于下手了!

 

    另外,苏锡春还跟我谈到金华人玩黄蜡石的心态。他说,金华人对黄蜡石的喜欢尽管是满城风雨的,但是人们的态度大多还是相对理性的,他们从熟悉到喜欢,再从喜欢到爱好,是一步一前行的过程。这一点从人们开始捡黄蜡石,到几十一百地购买,再从几百几千地买入可以明显地显现出来。人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盲目地大量买入,那是收藏最忌讳的地方。

    “撷砂成金,聚财积德”,作为收藏黄蜡石的苏锡春来讲,这是他在收藏过程中领悟到的独特感受。他最早是喜欢和田玉的,后来黄蜡石在身边兴起,他发现自己对本土的东西同样有好感,而且性价比玉高,更关键的是,黄蜡石美质美色、油腻润泽、金黄红艳,也可以像和田玉一样进行观赏、把玩。日积月累,他发现自己对黄蜡石的感情更倾注了一份本地人的自豪与骄傲,这使得他对黄蜡石更为喜爱。当然,理性地讲,黄蜡石与和田玉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因为作为国玉的和田玉,有太多的历史渊源,而金华黄蜡石尽管在质上与其相媲美,但却是一个较为新的事物,需要一代代的人去积累它、爱护它,给它历史的沉淀。那么再来重新面对它时,感觉肯定就会不一样了。而透过苏锡春由和田玉到黄蜡石的推选经历,收藏生活就更显得有血有肉,满含情感。

http://s7/middle/59745572gb86a50bdf3b6&690

 

/黄蜡石雕刻师应建新师傅/

    说起金华黄蜡石的集体发现,与雕刻师应建新师傅有很大的关系。应师傅从事黄蜡石雕刻12年,起初,他为了找到更好的黄蜡石,不遗余力地教沙场工人如何辨识黄蜡石,再从他们手上买进。就这样,“捡石头能赚钱”的消息很快被传了出去,更多地人也参与了进来。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使许多人因捡石头尝到了甜头,逐渐地,村庄成为专捡黄蜡石的专业村。应师傅又说,十几年前,金华还没有雕黄蜡石的商家,远的不说,就说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经营雕刻黄蜡石的商家就有几十个门店开起来。而玩黄蜡石的人估计已愈十万,就连小孩子都认识“这个是黄蜡石”!安徽、河南一带的商家听说这边有黄蜡石市场,且周末总是人声鼎沸,他们也千里迢迢地聚拢过来。但应师傅说,整个雕刻市场还是很庞大,驻扎在本地的雕刻师多数来不及加工雕刻。可见,这速度之迅速同规模的大器是同步的。

    应建新师傅的作品时常会被送去参展,这些年,他赢得的掌声无数,比如在上海大师作品展上,他获得了1金2铜1优秀奖的好成绩,而此次入围天工奖的7件作品中,《罗汉》、《梅竹争春》也是他的杰作;近几年西博会金华馆里的黄蜡石雕件,许多同样又是出自他手。每次展览,总有人围在这些赏心悦目的黄蜡石前拍照留念。应师傅告诉我,黄蜡石如果能在密度、色彩、玉度等方面都达到优质,那么这样的石头就可以被称之为极品!此类石头如果本身在造型上也很优美,那么就不一定需要雕琢了,因为它们已经足够完美、养眼,雕,反而会破坏它原有的构造,非常可惜。那哪些是需要雕琢的呢?一般来讲,是那些籽料上有瑕疵,或者那些把好颜色藏在了内部的石头,这些就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好的部分显露于表,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那么对于雕刻题材来讲,应师傅通常会融入一些历史典故,如大摆件作品一般会取人文题材较为深厚的,或者寓意吉祥美好的来雕,比如米芾拜石、寒江独钓等;而如果是小雕件,他会采用玉环、古龙、佛相以及佛手等题材进行精雕细琢。总之,归结起来可用一句话来说,好的构思就容易出精品。当然,构思也逃不出一些大规则,比如纯净明亮的蜡石适合雕刻观音佛相,而阴暗微透的,则更适合雕刻神鬼、山水的题材,最后利用“俏色”、“半浮雕”、“透雕”等琢法尽可能地将其最好的一面显露出来。

    但是,一件作品到这里并没有完成,比如,中小型雕件在雕刻好之后,还要将其“落窝”到木质底座上,这样才算完整。而如果是握在手里把玩的小雕件,则需要不断地盘玩,通过岁月的沉淀使其脱胎出来。

    当然,应师傅也在题材上有所创新,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好地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因为他明白,任何藏品如果缺少文化的根基,离开了艺术,路是走不远的。应师傅同时还希望,有兴趣于雕刻的年轻人能加入到黄蜡石的雕刻中来,因为工艺的能力和力量是不可或缺的,而培养一批本地的雕刻师,则有利于金华黄蜡石在本地市场上的立稳脚跟。同时,他希望能通过规划,建立一个较为正规的黄蜡石市场,使金华黄蜡石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此成为金华的名片,使更多人知道金华有这样一个市场。因为“马路市场”的成交量已经在述说一个事实,黄蜡石市场大势已成。作为一名雕刻师,他同时也坚信,黄蜡石的产业时代已来临,因为现代工具完全能创造出更多的精品,而喜欢黄蜡石的人,必将通过更多的奖项使其愈加如雷贯耳。

听了应建新师傅的话,我感慨颇深。由此亦明白,应师傅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的理想与信仰,展现的是他独特的技艺与风格。

http://s7/middle/59745572gb86a512f8186&690

 

/黄蜡石之我见/

    玩古玉收藏的人务必有这样的体验,一件藏品往往有俩故事。其一,当年它是如何做出来的,有什么特点,围绕它那段时期有哪些帝王、臣子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其二,今天,它是怎么到你手里的?是咬着牙,从拍卖会上举来的?还是夜深入黑市,从古董商贩那淘来的?个中缘由五花八门。

    收藏黄蜡石,这其中的层层关卡是可以避免的。但回过头来讲,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创造着新的历史呢?你看这次金华黄蜡石大大方方地敲开了天工奖的大门,那么我们相信,金华黄蜡石市场会更加如火如荼起来。但我们同时也希望,这个市场能更好地规范起来,正如应建新师傅所期望的一样。另外又能像苏锡春先生所言,理性的市场才是令人欣慰的。因为收藏之正途,一定先始于兴趣,然后是学习,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获得一眼抓住本质的悟性。

 http://s5/middle/59745572g78d7712cfc34&690

 

http://s15/middle/59745572gb86a501ad29e&690

=====================================================================

文学作品版权保护

是通过为权利人的数字版权作品提供保护的一项服务,证明著作权人在某一时刻已创作出或已拥有什么样的作品。为日常工作、商业活动中著作权领域产生的作品创意归属、商业秘密、作品版权交易、作品版权登记等作品著作权确权提供了一个具有科学、公证的法律效力的电子证据。

 

【独家声明】/

本文刊载的内容,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专利权法律的保护,为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权利人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相关文件的地址及作者名字,如“来源:blog.sina.com.cn/adba163,文/子小”违反上述声明者,本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只能在此友情提醒:请遵守“文学作品版权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联系电话:13665880720,子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