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2009-08-25 13:44:15)
标签:

梅林镇

沼泽地

土楼

软肚兜

水井

旅游

                  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地理位置奇特,环境和谐,大门外还有一圈护厝。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再看那后墙,已经扭曲。要说它沉重吧,却是建在沼泽上面,经历600年风雨了。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当你站在内环楼天井鹅卵石铺成的地板上,我会踮起脚尖提气,再把身子下沉,你会体验地面轻微的起伏。你感悟到些什么?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沼泽地里建土楼,这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在南靖梅林镇璞山村,就有这么一座建在烂泥地上的大型方楼,两百多年来一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她就是和贵楼。

    从云水谣往前走约一公里就和贵楼了。和贵楼是座方形的土楼,也是已知个头最高的土楼,坐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简氏家族住宅,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坐西朝东,占地1947.3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高5层,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建楼共用松木排桩100多立方米,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

    这是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这片沼泽地,风水先生说是哪吒的软肚兜。这楼刚建一层便迅速沉入到了烂泥里,简氏族人用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在桩上砌垒基石再夯土墙建成的。整座土楼数万吨重,历经几十次大小地震、近三百年风雨始终固若金汤。现在,你在小天井用铁签往地里插,可以插进数米深,在天井跺脚,整个卵石地都会般震动。此为和贵楼一奇。

    和贵楼高21.5M,一层土墙厚1.34M,由下而上遂层缩小,到第五层墙厚仅0.65M,墙的高度与厚度之比例,是16:1。16:1,用现代建筑眼光看,这墙也太厚了。可是和贵楼没有钢筋混凝土立柱和框架;夯土建筑自有夯土的标准,宋《营造法式》记载了这个标准:“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也就是说,高厚比例为3:1。和贵楼厚1.34M,约合四尺,按这个标准,只能建到十二尺高,约合4米。换言之,楼高21,5M(约合六十四尺),则墙厚应超过7M(约合二十一尺)。和贵楼初建时为四层,楼高超过19M,高厚比也达到14:1。与“国家标准”差那么远,建成后屹立276年了,连建筑专家也迷惑不解,此为和贵楼第二奇。

    和贵楼楼内有两口井,号称阴阳井,井水都高出地平面;左边一口清澈如镜,井水甘甜,右边一口混浊发黄,完全无法饮用。同一片沼泽地上的同一个天井里,相距不过十几米,为何如此,专家也未能从科学上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第三奇。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挖两口井,为什么不把不能饮用的水井填了,自然是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了。

    和贵楼还有一奇,就是厝包楼、楼包厝结构布局(厝:屋)。走近和贵楼,你会发现,土楼前面有凹字形平房(15间护厝),像围墙一样包裹着土楼正面,此为厝包楼。和贵楼里面还有“三间一堂”式祖堂兼私塾学堂,此为楼包厝。简氏族人认为,厝包楼,子孙贤,楼包厝,子孙富。有趣的是外面护厝大门不在正中位置,与主楼大门错开——与北京四合院大门位置一样,显然是出于风水的考虑。

    和贵楼前面是开阔的田野,田野尽头有笔架山,简氏族人在山上把一个小山包挖成笔尖状,看来也是风水先生的主意,反映的是“田舍郎”的美好愿望。而和贵楼也确实出过进士。

    和贵楼大门有联,曰:“和亲既康乐,贵子共贤孙。”走进大门,只见祖堂门楣上方有个进士匾;走进祖堂,堂上有联曰:“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难得的是楼里有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赠“兴学敬教”牌匾、原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题赠的“兴学利侨”牌匾,至今保存完好,就悬挂于学堂里。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两口水井,一口清澈甘甜,一口混浊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走出和贵楼,看楼外青山,你又会想些什么?

            去福建看土楼之九:和贵楼里有“四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