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鼓励伴随孩子的一生
(2009-11-29 19:05:33)
标签:
经验转摘心灵鸡汤杂谈 |
儿子的期中考试结束,成绩也出来了。值得欣慰的事:在他迈入5年级的时候,他终于在语数外三门功课拿了2个95分以上。数学,外语接近100分,不过语文考得不太好。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过,这次考试主要是他自己安排复习的。他逐步成熟,终于在期中考试结束后的班干部选举中,带上了两条杠。
儿子是七月底生的,他在班上的年龄是最小的。小小的个子,幼稚的举止,不爱说话(遗传了爸爸)都使得老师不怎么关注他。事实上从幼儿园到四年级之前,他一直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孩。成绩也就中偏上一点。一年级时还考95分左右,二年级就开始考90分左右,三年级就平均考85分左右。我给儿子开玩笑:别人一年一个台阶是向上的,我们一年一个台阶是向下的。我想多和老师套套近乎,看看儿子的情况。老师一般总是淡淡地说:你儿子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了,不会考最差,不过也从不会考最好的。然后满脸堆笑地和成绩好的孩子家长长谈去了。我总是问儿子:“你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呀?”他总是漫不经心地看我一眼说:“反正我举手老师也不会叫我的,老师只叫成绩好的同学回答的。”我每每这时就会惆怅万分。老公也说:期望不要太高,这样自己的幸福感强一点。
事实上,我要说的是,我从没有放弃过对儿子的信心。我告诉自己,如果你的孩子智商不是最高的,就关注培养他的情商。让他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态度积极,对自己有信心,千万不要放弃。从小到大的自身经历,我也明白老师通常确实会给成绩好的同学更多机会。一节课一共就35分钟,老师让好学生回答问题能加快节奏。于是,越是优秀的学生越得到机会和鼓励,就越优秀。普通的学生没有得到鼓励,就越不敢尝试,并且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不愿意因为老师对儿子的看法而让儿子对自己否定。
1)我要求儿子不论老师是不是请你,你如果会就要举手。因为那是为了让老师知道这道题你会了。老师总会有机会给到其他小朋友的。但是,你要善于抓住机会。回答要正确。如果老师每次请你,你都讲错,当然没机会了。因此,上课要认真听讲才行。
2)我还告诉儿子,不仅学习重要,还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做贡献。2年级时,有一天好激动跟我说:“妈妈,我也有任务了,老师要我负责收我们小组的饭盒呢。”3年级时,他又激动地说“我们班长点名要我做他的助手。”我说,那就是秘书的意思。他头一昂,那他怎么没请别人?我们都会笑这鼓励他,说这是光荣的。
3)找到儿子的一个特长,并让他在那个特长上引起关注,得到自信,从而帮助整体的自信心。在3级,我就开始给儿子借各种各样的书看。都是杂书。反正看书总比玩电脑游戏好。他蠢蠢欲动也想自己编小说写。我说好呀。(就是没有一部作品是完成的。呵呵)但是,既然他有兴趣,我开始辅导他的写作。一开始,为了提高他的兴趣,我帮助他构思作文。他的作文开始在班上阅读,于是自信起来,并得到班主任(语文老师)的关注,这种关注又激发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4)培养儿子对老师的爱,即使是不关注自己的老师。在儿子讨论他喜欢的老师是谁时,我发现孩子对一门课的兴趣极大程度来自于对老师的喜爱。贴近孩子的老师就是他们的偶像。四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年级大,快退休了,非常严厉。儿子回来老说:“那个凶老太婆,她从来不对我们笑,只对xxx笑,他成绩最好。”我觉得孩子不太妥,如果这样,他还怎么对学习有兴趣。我对他说:对了,我见过你们数学老师,她虽然严厉,但是思路非常清楚。我不相信她真的没有好的地方。从现在起,每天回来,给我讲一个喜欢数学老师的理由。一个星期过去,他终于说:“其实老师凶是为我们好。”
在儿子4年级,遇到了现在的班主任。她是个很好的老师,上课引人入胜,有一天老师摸摸儿子的头,说:你这个小孩还是很不错的。就为这个,他激动了好长时间。我们乘热打铁,对儿子说:你现在有了进步,不要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呀。你看,你们老师为了这个班级花了这么多心血,班平均分就是她的绩效考核。你学习好一些,就能帮老师把平均分提上去,老师对你们班级才有信心。我知道,儿子是因为热爱这个老师,才这么卖力学习的。
现在儿子开朗了许多,话多起来,胆子大了,上课也积极举手发言了。我最欣慰的不是他成绩的进步,而是,不论什么时候,他对保持乐观,自信。孩子的路还很长,做家长的要让鼓励陪伴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