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冬天怎么过?

(2008-11-23 09:49:28)
标签:

企业管理

杂谈

并不是第一次经历IT的冬天。在1999年末,2000年初就经历过一次。清晰记得在1999年初时,到处还在歌舞升平,没个人都在惊喜地互相传阅硅谷的神话,业务增长的新机会,人人都说:我们预计双位数的增长。不过2000年一过,突然降温,从酷暑到冷秋。之后,又是911,从冷秋就降到寒冰了。那次和这次不一样的是,中国的GDP还是10%以上的增长。尽管如此,配合公司的整体费用消减计划,所有中国员工还是要求一月减薪10%,强制休假5天,一年没加薪,再后来,减薪10%半年,之后,作为高级经理,我又比其它同事多减薪10%半年。所以,前后折腾了两年,才终于缓过劲儿。总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在2000年最流行的书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有玩笑说:如果哪个部门有裁员,就先一人发一本这个书。有了上一次的经历,对这次的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有趣的是,和上一次经济危机一样,正好也是美国总统大选。新的党派利用经济危机,总可以反败为胜,把经济的责任全推在前一任身上。今天,奥巴马总算也是帮克林顿报了一箭之仇。

 

有了2000年那次经验,大公司面对经济危机的处理更有经验了,也更迅速。一定程度上,又多少是为了应对华尔街的众目睽睽。我对华尔街一直是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华尔街的监督和咄咄逼人的期望让你不能有丝毫停顿,奋勇前行,另一方面,华尔街的短视,又令另许多公司干了不少杀鸡取卵的事情。比如,为了应对短期的期望,许多公司往往先砍的就是研发费用,培训费用,等等。还有许多公司在好日子时建立的好的文化,实践就搁浅了。日子难过时,如果饭还吃不饱,锦上添花的事情当然可以先缓一缓。不过,等日子好起来,管理层千万别忘了把好的实践恢复。怕就怕,雪过天晴后,人便得慵懒,如果又有什么领导变化,就烟销灰灭了。前面一篇文章我讲过:创新文化需要时间的验证--所谓:不经历风雨,又怎见彩虹?

 

其实,看看许多实力还不错的公司,纷纷出手行动,一方面是吸取上次教训,早做规划,另一方面,也有利用这次危机,有去除平时业绩垫底的员工之嫌。日子总会有好的一天,关键是你抗不抗得住。在这段时间里,弱的公司因实力不够,无法支撑,倒下了。强的公司,在危机中,找借口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变得更强。聪明的公司,倒是应该在这时,看看有什么新的机遇。比如,西边不亮,东边亮,这个时候,更应该把投资拿到金砖四国,锁定业务增长点才对。有些技术优秀但财务碰到问题的小公司,现在买可能出价可以更低了。校园招聘的人才竞争少了,这时候,能招到更优秀的人才呢。

 

在校的大学生,今年找工作不容易。浙大今年的研究毕业生本来很闷,因为学校宣布推迟半年毕业,现在没准有塞翁失马的感觉,等明年形势可能好很多了。我到觉得大学可以考虑在这个时候推行学分制,如果没有顺利找到工作的同学,为什么不能留在学校,加几门自己中意的选修课学呢。现在的毕业时间都是一刀切。

 

员工也应该趁这个时间给自己更好的规划。如果,你不幸在裁员名单里,那么找下家的同时,不妨考虑给自己充充电,要是平日顾家不够,正好弥补一下亲情。或者想想平日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现在有时间做了。就当给自己放个假。积极调整心态,

 

在公司的员工,平日工作都是超负荷,现在不妨想想重要但不紧急的项目,比如流程改进,未来的设计功能的提高,参加培训给自己充电。一旦业务回暖,就可以马上显现出优势。此时此刻,我真在想:正好,让开足马力的机器休整一下,做些提高附加值的项目。说实话,一旦忙起来,你发现自己是工作的机器,而不是操纵工作的主人。

 

好日子会来的。每一次的危机,是自然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