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
(2018-04-06 11:29:1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行业观察 |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离开健康的身体,去说事业、金钱、爱情等事项,都是无源之水。健健康康是福,平平安安也是福,不要牺牲健康去换取金钱,到时痛悔莫及。心理健康比机体健康更重要,健康还在于日常的保养。
你就是独特的你自己,何必与别人盲目攀比。以自己之短比别人所长,就会越比越觉窝火,越窝火越会失落、乏味,以自己之长比别人所短,就会盲目自恋自大,就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又会去瞎折腾。盲目比较是烦恼的圈套。
人在学习阶段,有老师的不时教诲,可以随时改进不足。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就没有学校时的那种福分,这时要多靠自知之明,依赖自我反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自我的改造,更是没有穷尽的。
掘去真实的自我,放弃自我的长处,是痛不欲生日子的开始。何必把宝押在某人身上,而舍弃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蠢人总是急功近利,喜好投机取巧,恰好中了奸人的圈套,失去自我的人,别人的好脸色也不会长久。
有人研究认为:二十岁的人,依靠青春吃饭;三十岁的人,依靠勤奋吃饭;四十岁的人,依靠智慧吃饭;五十岁的人,依靠经验吃饭;六十岁的人则忠告后人……
根据道听途说的东西,作为决策的依据,难免要犯错误。亲眼所见,亲口所尝,最有感受力,最有说服力。切莫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自居,越是与众隔绝,越会瞎指挥。
“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乐极会生悲,否极会泰来”。看问题不可片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得意时别太忘形,失意时别太失态。平安时要看到危险的存在,艰难时要看到希望的光明。
越是自我感觉良好,越要提高警惕,越是权重位显,越要提防小心。面对行贿的笑容,该说“不”字就说“不”。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是绝不可以做的。“要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财富要是来路不明,难免夜半鬼叫门,取财要有正当手段,合法致富、勤劳致富。职权要是依靠歪门邪道取得,难免众人不服气。当官必须德才兼备,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昨天是人,今天是鬼”式的人,千万别去羡慕。
恋人不成,也要好说好散;夫妻不成,也要想想"毕竟夫妻一场","一日夫妻百日恩",朋友不成,也要礼貌告别.昨天的亲密无间,演变成今天的仇恨满天,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终日饱食,多会无所事事。城市富贵病已经很普遍,“减肥”风已经很流行,医学专家忠告:“早上饱,中午好,晚餐吃个六成饱”。肥胖引起多种疾病,已成为现代杀手之一。许多人终为饱食所累。
“贪便宜买老牛”,已是一句古训。“贪小便宜吃大亏”,更是一条警句。处处占便宜,时时得好处,表面看是尝到了一点甜头,实质上却背负了一个恶名。“做人要肯吃亏”,只有到成年才能感悟。
极端的清闲,带来极度的无聊,闲得发慌,闲得郁闷,闲会闲出病来。整天有事做,就没有心思去烦恼。有追求的目标,就不会无聊郁闷。多有做事的欢乐是养生之道。
生活简洁的人,获得的幸福也越多;说话简洁的人,获得的赞誉也越多;人为没有必要的东西而活,会越活越沉重。一句话可以表达,为什么非要用十句话来罗嗦?简洁是美德,只有智慧的人,才会简洁。
先苦后甜式的生活,是最佳的人生模式。苦难是种财富,能使人更理解生活,能使人更明白人生的真谛,于是越会珍惜人生,越会热爱生活,越会奋发向上。能够从苦难中坦然地走过来,说明这个人已经很成熟。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作到。言教不如身教,托尔斯泰认为:“要让所有人都做的要,首先必须自己做好。”你感到生活无味,要想改造生活,首先要改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微笑示人,充满信心”。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人无自知之明,就会走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感觉良好,自傲自大,自恋自狂;要么缺乏自信,自轻自卑,自贱自暴,没有自知之明多是轻狂之人,没有自知之明多有狂妄和轻贱之举。
市场经济,竞争时代,下岗失业已是家常便饭,从业不敬业,就会马上下岗失业。身无一技之长,也会下岗失业……下岗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消沉堕落。重新振作起来,从头开始,这是大写的人生。
多干点工作,就要讨价还价,索取过分的报酬,一旦要求达不到,心理就失去平衡。待遇不如别人,心理就会不平衡,欲望要求没有满足,心理更会失去平衡。不平衡就会烦恼不尽。
智慧人让人羡慕,智慧人谨慎小心,从不卤莽行事,或者炫耀健谈。智慧人睿智自明,从不事到临头,才惊慌失措。智慧人有勇有谋,勤于思索创造,自寻快乐和幸福。
总是给人添烦恼,别人恐怕避之不及,总是骚扰别人,只会讨人生厌。说话罗罗唆嗦,让人打心眼里厌恶,做事拖泥带水,别人终无宁日,人都会讨厌别人,却从没有人会讨厌自己。
有些人忧虑过度,导致精神失常,有些人麻木不仁,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先哲们智慧地说:同是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生活的主体是自己,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别人的劝告,只多是种安慰,不能当做根治心病的良药,心灵的伤痛只能自己慢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