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岫玉
(2013-02-14 11:47:51)分类: 珠宝玉石 |
岫玉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在正篇没开始之前,岫之玉要给大家先说明一点,很多百度上面的有关岫玉的知识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低级的严重的错误。为此,作为一个岫岩人很是苦恼。但是人言亦言,流传的又广,很多人对岫玉的偏见已经形成无法改变了。我只希望,在这里接触岫玉吧的平台,能够推广一些真正的岫玉知识。
一.岫玉就是岫岩玉?
答:错误。岫岩玉是岫岩所有玉石的统称,岫岩除了岫玉之外,还有贾翠(蛇纹石与透闪石的混合体)、还有老玉,也就是透闪石玉,老玉的分类下面还有河磨玉。这一点还要额外强调一下,百度百科里说,黄白老玉俗称河磨玉,这是错误的,黄白老玉指的是山料,河磨玉是籽料,其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混淆。而岫玉是对蛇纹石玉的统称。不止岫岩有蛇纹石岫玉,别的地方也有,国外也有,具体的产地,在下面会写到。
二、岫玉都跑水?
答:错误!岫之玉做玉石十几年了,从开始喜欢上岫玉,就不断的做对比试验。得到的答案是,起荧光的岫玉、180、花玉、贾翠、501、原枣绿是不跑水的。只有220料当中的有一种是跑水严重的,而且因为跑水料的产量非常大,于是,绝大多数人,包括学者都认为岫玉是跑水。
三、岫玉都不值钱?
答:这个问题好搞笑哦,什么叫值钱?过去万元户叫有钱,现在月收入一万都未必够花。岫岩人实在,不懂得炒作,于是让这天然的玉器变的跟白菜一个价。可是产量再多,都有挖掘空的那一刻,现在岫岩的玉矿由于政府开采的限制,加上过去疯狂的挖掘,岫玉即将殆尽。全岫岩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跟玉石有关的行业,全国又有那么大的消费群,这么多人做玉器,可是开采又非常少,于是低端的岫玉原料价格年年都在翻翻的上涨。即使这样,也供应不全,高端的更不用说了,180料,只有当初开采出来的那么一点点,更是难寻。做玉器加工的都没有玉料可买,所以现在大家看到很多黄色的岫玉。那是朝鲜进口来的岫玉原料,俗称黄金玉。
四:绿色的岫玉都叫180?
答:错!打个比方岫玉的矿犹如千层饼一样,每一层开采出来的玉料颜色都不同。当然,矿不是直上直下的打的,有时候也有旁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阶段开采出来的料都不一样的,所以有一个阶段,市面上很多180哦,是真的180,但是随后就绝迹了。真正的180是91年时候发掘的,只开采了很短的一个时间,料质油绿有荧光,比普通的岫玉那种阳绿是略发深一点,也有浅色的180,它跟别的岫玉的区别就是荧光明显,料质晶莹,硬度略高。颜色浅绿。普通的岫玉也有起荧光的哦,但是没有那种180岫玉的绿色。具体的可以百度一下180岫玉百科,那里面我有发图。
岫玉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1.染色 蛇纹石玉先通过热产生裂隙,然后浸泡于染料中,经染色而成的蛇纹石的颜色全部集中在裂隙中,放大检查很容易发现染料的存在。
2.仿古处理 采用化学染料浸泡、浸入油后考焦、强酸腐蚀等各方法,造成玉器表面呈现出类似古玉器的沁色和腐蚀凹坑。这种处理不容易识别,需要结合玉器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鉴定。
真假岫玉的鉴别方法:
真正的岫玉或多或少都有点杂质或者棉,假的岫玉一般是玻璃合成的,对光可见气泡。气泡和棉的区别是,气泡中间是孔的透明的,棉是实心儿的。岫玉当中的棉,是二次蚀变时候的白云岩粗颗粒。
岫玉的保养:不小心买了跑水料的朋友不要怕,这个很简单的,贴身戴的时候一般变化不大,只要别在强烈日光下晒两个小时以上就行,估计就算晒俩小时,玉没事,你人也有事了。不戴的时候,或者跑水的时候,特别是摆件跑水会比较多,那么喷一些水在上面,用保鲜膜包住,或者塑料袋也行,随便了,只要包裹严实就好,包一两天,严重的就多包几次。水干了就续水嘛。但是水不要多,能够均匀的覆盖表面就可以了,或者用湿毛巾包住,外面再包保鲜膜,有些人,居然说要直接泡水里,进去那么多水,好玉也变的不通透了,而且还不好恢复呢,所以千万别这么干。起荧光的不用泡水。拿纯棉的布擦擦就好了,有些岫玉变的不亮了,不是因为跑水,是表面的蜡风干了,多用纯棉布擦擦就好一些。
一.岫玉就是岫岩玉?
答:错误。岫岩玉是岫岩所有玉石的统称,岫岩除了岫玉之外,还有贾翠(蛇纹石与透闪石的混合体)、还有老玉,也就是透闪石玉,老玉的分类下面还有河磨玉。这一点还要额外强调一下,百度百科里说,黄白老玉俗称河磨玉,这是错误的,黄白老玉指的是山料,河磨玉是籽料,其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混淆。而岫玉是对蛇纹石玉的统称。不止岫岩有蛇纹石岫玉,别的地方也有,国外也有,具体的产地,在下面会写到。
二、岫玉都跑水?
答:错误!岫之玉做玉石十几年了,从开始喜欢上岫玉,就不断的做对比试验。得到的答案是,起荧光的岫玉、180、花玉、贾翠、501、原枣绿是不跑水的。只有220料当中的有一种是跑水严重的,而且因为跑水料的产量非常大,于是,绝大多数人,包括学者都认为岫玉是跑水。
三、岫玉都不值钱?
答:这个问题好搞笑哦,什么叫值钱?过去万元户叫有钱,现在月收入一万都未必够花。岫岩人实在,不懂得炒作,于是让这天然的玉器变的跟白菜一个价。可是产量再多,都有挖掘空的那一刻,现在岫岩的玉矿由于政府开采的限制,加上过去疯狂的挖掘,岫玉即将殆尽。全岫岩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跟玉石有关的行业,全国又有那么大的消费群,这么多人做玉器,可是开采又非常少,于是低端的岫玉原料价格年年都在翻翻的上涨。即使这样,也供应不全,高端的更不用说了,180料,只有当初开采出来的那么一点点,更是难寻。做玉器加工的都没有玉料可买,所以现在大家看到很多黄色的岫玉。那是朝鲜进口来的岫玉原料,俗称黄金玉。
四:绿色的岫玉都叫180?
答:错!打个比方岫玉的矿犹如千层饼一样,每一层开采出来的玉料颜色都不同。当然,矿不是直上直下的打的,有时候也有旁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阶段开采出来的料都不一样的,所以有一个阶段,市面上很多180哦,是真的180,但是随后就绝迹了。真正的180是91年时候发掘的,只开采了很短的一个时间,料质油绿有荧光,比普通的岫玉那种阳绿是略发深一点,也有浅色的180,它跟别的岫玉的区别就是荧光明显,料质晶莹,硬度略高。颜色浅绿。普通的岫玉也有起荧光的哦,但是没有那种180岫玉的绿色。具体的可以百度一下180岫玉百科,那里面我有发图。
岫玉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1.染色 蛇纹石玉先通过热产生裂隙,然后浸泡于染料中,经染色而成的蛇纹石的颜色全部集中在裂隙中,放大检查很容易发现染料的存在。
2.仿古处理 采用化学染料浸泡、浸入油后考焦、强酸腐蚀等各方法,造成玉器表面呈现出类似古玉器的沁色和腐蚀凹坑。这种处理不容易识别,需要结合玉器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鉴定。
真假岫玉的鉴别方法:
真正的岫玉或多或少都有点杂质或者棉,假的岫玉一般是玻璃合成的,对光可见气泡。气泡和棉的区别是,气泡中间是孔的透明的,棉是实心儿的。岫玉当中的棉,是二次蚀变时候的白云岩粗颗粒。
岫玉的保养:不小心买了跑水料的朋友不要怕,这个很简单的,贴身戴的时候一般变化不大,只要别在强烈日光下晒两个小时以上就行,估计就算晒俩小时,玉没事,你人也有事了。不戴的时候,或者跑水的时候,特别是摆件跑水会比较多,那么喷一些水在上面,用保鲜膜包住,或者塑料袋也行,随便了,只要包裹严实就好,包一两天,严重的就多包几次。水干了就续水嘛。但是水不要多,能够均匀的覆盖表面就可以了,或者用湿毛巾包住,外面再包保鲜膜,有些人,居然说要直接泡水里,进去那么多水,好玉也变的不通透了,而且还不好恢复呢,所以千万别这么干。起荧光的不用泡水。拿纯棉的布擦擦就好了,有些岫玉变的不亮了,不是因为跑水,是表面的蜡风干了,多用纯棉布擦擦就好一些。
经过二次蚀变的就是和田玉了。
好了,一口气写这么多,累死我了。以下是百度来的岫玉的详细的化学成分,里面有部分是我改动过的,还有自己写了一部分,读明白这些的朋友,我真佩服你们,至少可以冒充个专家啥的了。呵呵~~
岫玉民间玉种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岫玉八项质量评价标准
1.颜色 岫玉的颜色种类繁多,深浅不一,按色类和深浅大致可划分如下。 绿色系列:深绿、碧绿、绿、草绿、浅绿。 黄色系列:橙黄、柠檬黄、黄、淡黄。 黑色系列:墨、黑、青、深灰、灰、浅灰。 白色系列:乳白、臼、无色。 混色系列:墨绿、黄绿、绿黄、黄白、白黄、灰白。 花玉系列:红色纹理、棕色纹理、橙色纹理、黄色纹理。 在各种颜色系列中,以绿色系列最佳,其次是黄色。 在具体评价颜色好与差时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即浓度、纯度、鲜艳度和均匀度。浓度是指颜色的深浅,一般来讲以中等浓度最好,太深或太浅较差。纯度是指色调的纯正程度,当混入其它色调时,就不纯正了,或叫偏色了,显然,色调越纯正越好,混色时较差。鲜艳度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也称色阳,当然,鲜艳程度越高越好。均匀度是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来讲,颜色越均匀越好,不均匀则差,但对某些岫玉品种则不然,如花玉,各种红、褐、橙、黄色调与变化多端的花纹,往往构成奇特美丽的画面,反而更加珍贵。
2.透明度 透明度对于五类来讲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单晶体宝石绝大多数都是透明的,差别不大,而王石则不然,明度差别很大,大多数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少数为透明或亚透明,因此透明度好显得更为珍贵。岫岩蛇纹石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总体上透明度较高,不但比其他地区的蛇纹石王透明度高,而且比其他各种玉石的透明度也较高。从市场上各种岫玉雕件统计看,大多数为亚透明或半透明,少数为透明和微透明,不透明者很少。岫玉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四大名王之一,应该说透明度好起了关键性作用。
3.质地 玉石的质地越细越好,越均匀越好。玉石是多晶**体,晶体颗粒的大小决定了玉质的细腻和粗糙程度,即晶体颗粒度越小则玉质越细腻,晶体颗粒度越大则玉质越粗糙。一般用肉眼观察,如有明显的颗粒感,则玉质较粗,如无颗粒感,则玉质比较细腻,如在1Q倍放大镜下也无颗粒感,则玉质就非常细腻了。 总体来讲,岫玉的质地大多数是比较细腻的,少数稍显粗糙。 质地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直接关系,即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也越强,增加了岫玉的美感,提高了岫王的质量。反之,质地越粗、透明度越差,抛光性越差,降低了岫玉的质量。
4.净度 净度是指宝玉石内部的干净程度、即含杂质和瑕疵的多少。 岫玉由于透明度较好,肉眼观察即可看到内部的杂质和瑕疵,易于判断其净度的好坏。通常岫玉中的杂质有下列一些: 1)白色絮状物杂质。是岫玉中含量最多的杂质,如呈斑状形态时,通常称为“脑”,如呈不定形飘撒状时,称为“棉”或“绺”。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白色的“脑”或“棉”是由第二期重结晶的粗粒蛇纹石构成的。 2)白色米状杂质。也是岫玉中常见到的一种杂质,呈粒状星点状分布,因其很象白色的小米粒,故当地人称为“小米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白色粒状物为早期残留的碳酸盐即白云石矿物组成的。 3)黑色杂质。岫玉中还常见到一些呈点状、斑块状、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杂质,不透明,当地人称其为“黑脏”,是影响玉质量最不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黑色杂质主要是由石墨构成的。 4)黄色杂质。岫玉中偶尔可见到一些呈斑点状或斑块状黄色杂质,不透明,呈金属光译。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是由黄铁矿或磁黄铁矿构成的。一般来说玉中的杂质都是不利的,降低了玉石的质量,但这种杂质不同,由于它有金光闪闪的光泽,可以为岫玉增添新的光彩,因此在岫玉雕件中特别是在手镯上出现时,人们给了一个很好听的名称,称为“金镶玉”,因其稀少,往往成为收藏品。
5.跑色程度 从市场上买回的岫玉雕件,经常可以发现,有的雕件经过几天的时间,其颜色明显变浅了,透明度变差了,其中的“棉”、“脑”等杂质由模糊变清楚了,当地人称此现象为“跑色”。显然,这种跑色现象降低了岫玉的质量。经初步研究,这是由于岫玉失水所造成的,大家知道,矿物中的水有多种形式,有结构水、层间水、吸附水等。岫玉是由蛇纹石组成的,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层状硅酸盐矿物,据分析,结构水、层间水和吸附水均存在,结构水以(OH)根形式存在,参与晶格结构,差热分析表明700℃以上才能脱出。层间水是充填在结构层间的水以水分子一月形式存在,加热30℃以上即开始有脱失,100℃-200℃是高峰。吸附水是充填在粒间和裂隙中的水,常温下即可脱失。据此分析,岫玉在常温下脱失的水应是吸附水,可能有部分层间水。水是导致岫玉颜色鲜艳和透明度高的重要因素,失水则会造成岫玉颜色变浅透明度变差。有些商家根据经验,将容易跑色的岫玉在出售前放于水中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出售,由于岫玉重新吸足了水,颜色和透明度均好,价格即抬高,然而当买了以后拿回家,不久因脱水其颜色和透明度将再度变差。 跑色实质上是跑水现象,对岫玉的质量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岫玉的一个致命的缺点。据观察统计,跑色现象在岫玉中是不均一的,有的岫玉基本不跑,有的岫玉跑的不多,有的岫玉则跑的厉害,其原因尚未搞清,有待深入研究。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如能研究出制止跑水的方法,则可大大地提高岫玉的质量和威望。
6.裂隙 裂隙对岫玉的质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沿裂隙可使岫玉的透明度降低,次生杂质充填,降低了岫玉的美感,影响了岫玉的耐久性,裂隙越多越大,岫玉的质量越差,裂隙越少越小则岫玉的质量越高。
7.块度 对于同等质量的岫玉,显然,其块度越大则价值就越高。
8.工艺水平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有了好玉料还必须以高水平的工艺才能成为一件好的玉器。工艺包括造型和雕工,行内有“远看造型、近看雕工”之说。 岫玉雕件的造型应简练生动、比例合适、体态均衡,给人以和谐逼真的感觉,如果上下左右比例失调,则会给人别扭不舒服的感觉。 雕工应是精雕细刻,表现在纹饰图案的线条流畅、琢刻细腻、抛光良好,包括细微及凹浅处,甚至镂空内部,都雕刻细致及抛光到位,而无多余刀痕或废刀痕,看上去和谐美观、光亮鉴人。若刀法凌乱,棱棱角角,光泽暗淡,则这样的玉器多是粗制滥造的,不仅影响美观和玉器的价值,更是对天然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关于岫玉雕件的质量级别,因为比较复杂,目前尚无明确分类,具体评价可根据上述各项要素特征来进行综合判定。关于原料的质量级别,目前矿山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划分,即将颜色、质地、透明度、裂隙、杂质和块度等综台考虑在内,把岫玉原料分成四级: 特级:碧绿色,质地细腻,无绺无絮无杂质,无裂,透明度好,块度大于50公斤; 一级:绿色、深绿色,质地细腻,无绺无絮无杂质,无裂,透明度好,块度大于10公斤; 二级;不分色泽,少绺少絮少杂质,少裂纹,透明度中等,块度大于5公斤; 三级:不分色泽,有绺有絮有杂质,有裂纹,透明差,块度小于5公斤。
中国的蛇纹岫玉
1、南方玉:产于广东信宜县,颜色绿色深浅构成花纹。
2、昆仑玉:产于新疆昆仑山西段,颜色暗绿、黄绿。
3、龙溪玉:产于四川汶水县,颜色绿、黄绿、褐绿。
4、会理玉:产于四川会理县,颜色绿、黄绿。
5、祁连玉:产于甘肃酒泉祁连山地区,颜色多暗绿。
6、黑绿玉:产于西峡县、桐柏县、淅川县、信阳县,颜色黄绿、白、棕、灰黑、浅绿,矿物成分主要为蛇纹石,超基性岩蚀变。
7、陆川玉:产于广问陆川县,颜色浅黄绿、浅黄白、翠绿、暗绿,产于广问陆川县。 8、从江玉:产于贵州省从江县,颜色暗绿,矿物成分主要为蛇纹石,超基性岩蚀变。 9、京黄玉:产于北京市十三陵,颜色浅黄绿。
10、莒南玉:产于山东省莒南县,颜色黑、黑绿。
11、都兰玉:产于青海省都兰县,颜色黑、黑绿。
1、南方玉:产于广东信宜县,颜色绿色深浅构成花纹。
2、昆仑玉:产于新疆昆仑山西段,颜色暗绿、黄绿。
3、龙溪玉:产于四川汶水县,颜色绿、黄绿、褐绿。
4、会理玉:产于四川会理县,颜色绿、黄绿。
5、祁连玉:产于甘肃酒泉祁连山地区,颜色多暗绿。
6、黑绿玉:产于西峡县、桐柏县、淅川县、信阳县,颜色黄绿、白、棕、灰黑、浅绿,矿物成分主要为蛇纹石,超基性岩蚀变。
7、陆川玉:产于广问陆川县,颜色浅黄绿、浅黄白、翠绿、暗绿,产于广问陆川县。 8、从江玉:产于贵州省从江县,颜色暗绿,矿物成分主要为蛇纹石,超基性岩蚀变。 9、京黄玉:产于北京市十三陵,颜色浅黄绿。
10、莒南玉:产于山东省莒南县,颜色黑、黑绿。
11、都兰玉:产于青海省都兰县,颜色黑、黑绿。
前一篇:童言童语
后一篇:[转载]馄饨的10种经典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