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终于与父母的意见达成一致,我带着父母去逛三峡。先生在家做饭。
父亲是公务员退休的。在这之前,每年单位都要把这些老干部组织起来出去旅游,父亲当然也不例外。后来父亲已经过了八十,上面有文件规定:单位组织旅游的时候,八十以上的就不再在邀请之列了,对此,当时身体还很健康的父亲真的很有些念念不忘:一是世界有名的三峡大坝还没去看过,再就是还没坐过高铁。母亲则不然。母亲没有文化,对旅游也不太感兴趣。还是在当年为我带孩子的时候我带母亲和体智皆弱的三妹一起先后去过荆州、沙市和武汉。这以后几乎就没再出过远门了。我带父母逛三峡的那一年,我的在外省工作的孩子也有了一个三岁的孩子了,母亲带孙伢的任务早就完成,之后就呆在家里买菜做饭,打打麻将,日子也过得非常顺畅。在母亲心里,只要我们三妹的生活安稳有保障,我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就都能安稳了。
在和父亲商量出游计划的时候,父亲建议母亲也应该去。我笑着对父亲说:“老妈能对旅游感兴趣吗?”父亲笑了一下回答说:“你们的母亲没有文化,确实看不懂旅游的意义,但她这一辈子也没和我一起结伴出过远门,这次我和你一起带着你们的母亲去旅游,让她也感受一下我们一起出去旅游的快乐吧!”
出发的时间定了,母亲有晕车的毛病,父亲提前一天为母亲买好防范晕车的药,我也为母亲准备了新鲜橘子,据说把新鲜橘皮盖在鼻孔上,就是一种很好的防晕车的药!有了这两套准备,那一天旅游的时候,多半时间都是坐在汽车上,母亲竟然完全没有晕车的反映!
从潜江站出发之前,我就与在三峡的旅友联系过了,到宜昌东站下车的时候,好友就开着小车专程来接我们直奔三峡大坝。在去三峡大坝的路上,宜昌山城市区车来人往川流不息;走出宜昌市区,远处山峰参差林立,连绵不断;靠近长江岸边,长江激流滚滚,永无停息。三峡大坝上斜拉的钢筋远看如同悬在空中的狭长线条。我们在坝上坐着小车穿越了两次,然后好友又带着我们去到需要拐弯抹角陡上陡下的观光点遥望三峡全境。这里那种高峡出平湖的静态美与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流完全迥异;近处远处群山耸立。这些,老妈都是第一次看到!好不惊喜!
这时候,老爸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都八十多岁了,我们还能专程坐车到著名的三峡大坝来旅游,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啊!

从三峡回来,看到上火车返回潜江的时间还早,我有心带着父母在宜昌市一睹山城的迥异风光,我向爸妈建议:反正公交车也很方便,不如我们干脆就坐公交车在宜昌市随心转圈,既便宜又自在,特别是母亲,一直在平原生活,这是第一次到三峡,也是第一次到宜昌,更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山城,肯定也是最后一次到宜昌来了,于是我叫好友去忙自己的了,我又带着父母在宜昌东站坐上公交车逛宜昌市区了。晚饭有我先生在家准备,这样,我们坐上宜昌的公交车就放心的玩。一直到该吃午餐了我们才下车到街上找饭店。母亲的食量很小,不赞成到大饭店就餐。老爸呢?在日常生活上一向都听老妈的指挥,只要就餐的时候有肉有酒就行,于是我们就在街边一家巷子里吃过午饭,然后再走出去,准备到附近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了再回火车站。没想到我们就餐的地方就在宜昌市滨江花园附近,所以这里就成了那天我们旅游的第二个重要景点。
江边街道上绚丽的景区房,宽阔的长江激流中停靠着一艘巨型彩色旅游船,江岸有特为游客精心打造的石凳、护栏、曲径小道以及立体花坛,花坛周围是正在开放的花儿。往来的游客在这里走走停停,江边还有守着长杆在激流中垂钓的钓者。眼前的这一切,我们老妈都是第一次见到,确实万分欣喜。喜欢钓鱼的父亲忍不住说道:要是我们家离这里再近一些,我也要邀几个伙伴来这长江边钓鱼的。
突然,我发现了远在空中悬挂着的宜昌长江大桥!桥上的车辆往来穿梭,好不险峻!老爸也为之一振!因为老爸也是好多年没到宜昌来了!也没看到这里悬空的桥!这里的巨大变化实在令人震惊。于是,我选择在这里对着远方的大桥给父母拍了几张合影。
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提醒父母该上火车站坐车回家了,父母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宜昌滨江花园。
晚餐前回到家里,一走进门,三妹欣喜地过来开门迎接我们,餐厅的大理石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酒杯碗筷,蒸肉也放到桌上了。此时,父亲看到三女在场,心里格外高兴。于是开玩笑地说:“咦!没叫你过来呀?你怎么吃饭比我们都来得早呢?”三妹也笑嘻嘻地回答说:“是大哥把我接过来吃饭的嘛!您朗们游三峡玩累了,大哥做了这么多的菜,我要是不来的话,您朗们能吃得完吗!”
老爸又笑着逗三女说:“我们今天坐了高铁的!”三妹也很骄傲地回答说:“未必您朗忘记了,大姐早就带着我坐高铁到天门玩嗒一天的呀!”其实就是在一周前的事情。(详情见拙文《天门人很好》)
有了欢愉的心情,又有这些逗乐的材料,这天的晚饭我们与父母又是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度过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