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澳洲品“下午茶”(图)

(2010-06-27 18:46:08)
标签:

下午茶

温莎

小镇

拖盘

黄油

分类: 澳洲随笔

与Scone和下午茶的相遇是在墨尔本温莎酒店里。这座唯一于19世纪建立并存活在墨尔本的酒店每天都提供英式下午茶,因此这项服务也被誉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下午茶传统。说是“下午茶”,实际并不只是以茶为主,相伴于茶的还有Scone(俗称小烤饼)。温莎酒店的百年传统下午茶更是豪华,琳琅满目的小糕点整齐地摆放在梯形的三层拖盘中,有的碧绿如翠,有的呈红如霞,有的精致得像远洋的帆,有的又优美得像舞女的群,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而在梯形拖盘的最下端,随意地摆放着几个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毫无形状可言,且没有色彩的大块的烤饼,这便是我第一次见到的Scone。

 

寒风在窗外零乱地刮着,而暖洋洋的温莎却把我和老公包围着。那些鲜艳夺目的小点心让我们不容分说地首选品尝。甜的、咸的,水果的,巧克力的,千种滋味,像夜晚的霓虹一样,一时间让人分不清谁最夺目。兴奋地吃遍了所有的这些光彩,嘴里还甜腻腻的,手边的奶茶已喝到一半,我们把刀叉最终伸向了底层的Scone。从中间切开,被搁置了半天的烤饼心居然还暖暖地冒出丝丝热气,在这寒冷的冬季,真是让人又惊喜又感动。松软的Scone其实并没有什么惊世的味道,只是简简单单地抹上一层黄油,再涂上清甜的草莓酱,温热的Scone尝起来是淡淡的、香浓的。

 

在吃过了那么多经粉饰的美食后,突然发现这看上去并不精致、且吃起来并没有惊世味道的Scone,似乎才最能品出一种独特的原始的纯香。喝一口加奶的英式茶,心情也随之淡然下来,之前为那些外表撩人的食物所牵引的躁动心情也渐渐平息了。抬头望窗外,午后的阳光正一点一点地把对面的议会大楼染成金色,让它在阳光的面纱里尽情渲染着它的辉煌,把一种庄严的美张扬到了极至。我从来没有认真地欣赏过这下午的阳光,看到它轻轻掠过远处高楼上密密麻麻的青石片瓦,窗外纵横交错的繁华市区仿佛随着它的脚步也缓缓地走向恬静与安逸,从此没有喧嚣浮躁,没有世事纷扰。

 

这一次,我与Scone懈逅,我看到了下午的阳光。

 

与下午茶的缘分自那次温莎后,紧紧地牵动着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老公开车前往Dandenong山,蜿蜒向上的山路把我们曲曲折折地带到了隐藏在山中的 Sassafras小镇。复古的瑞士风格的餐厅、精心设计的华丽的连排橱窗,以及熙来人往的boutique小店,一一随着进入小镇的步伐而突现眼前,一时让人忘记了这是在从林环绕的高山上,而更像是走进了童话的世界。仔细环顾了一下,发现这些古朴自然的小餐厅,都不约而同地在门口摆着醒目的招牌:“Afternoon tea: scone and tea! (下午茶:小烤饼和奶茶)”。

 

这的确是个惊喜的发现。如果说Scone和茶在百年温莎传统里,也许还只是个不起眼的茶点,而在这个山间小镇上,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主角。

 

手棒相机拍完小镇每个优美的角落,驻足欣赏过街边每个独特的小店,一个阳光四溢的冬日午后,悠闲的山间游客都无一例外地找个餐厅坐下来,开始享用下午茶。和温莎酒店不同的是,这里的Scone是现拷现卖的,黄油和果酱是自家自制的,因此,端上桌的Scone从里到外都是热呼呼的,与之搭配的黄油是滑腻的,果酱是软嫩的,清澈的果酱里还能看得到裹在里面的草莓粒。这样地地道道的下午茶,真是不亏于它在小镇的主流地位。

 

在一个古朴、幽静的餐厅里,我和老公凭窗而坐,看着远处高山脚下大片大片的绿野在午后的阳光下时明时暗,时隐时现,像诺大的舞台一样正上演着一场盛装的舞会,而我和老公则是唯一被大自然邀请的客人。这样的时光在下午茶的香浓下仿佛慢了好几拍,忘记了陌生城市的孤寂,忘记了远离家乡的悲伤,没有工作的烦扰,没有城市的浮躁,一切都变得从容而悠闲。

 

在澳洲品下午茶,是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高山上,大海边,乡间小路上,喧哗城市中,朴素的下午茶触手可及,宁静淡定的心态便也自然形成了。
 

http://s9/bmiddle/5971d1f5g8a00e120d858&690

在温莎酒店里品百年下午茶
Sassafaress琳琅满目的茶艺品

http://s1/bmiddle/5971d1f5g8a012c3e7e50&690
在AutherSeat海边高山上品下午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