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故乡北京之----简易楼里的夏天

(2009-01-28 13:14:59)
标签:

蒲扇

空场

楼间

奶奶

小男孩儿

分类: 澳洲随笔

“傻孩子,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儿时的我总是不理解地试图伸出手去数星星,我想,我可以从一数到一万个数,难到还不够数清天上的星星吗?但母亲却总是用这话来打断我的决心,我只好把注意力再转向别处,这才发现除了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外,似乎在夜晚出来乘凉的人们更是数不清的。烘烤了一天的炎热,只把蒸腾的暑气留在了家家户户的门房里,因此到了傍晚,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室外享受这一天难得的清凉。

 

这是20多年前一片相当整齐的北京的简易楼小区,说是“小区”,其实没有现代意义上那种规划美观、设施齐全的概念。每一座简易楼都是二层高,从1楼到15楼由左至右平行展开,间距相等。每栋楼前都有一片空场地,因此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各楼之间。这种楼与楼之间平衡划分的整齐,以及与主干马路相离所营造的静僻,使它看起来别有小区的独门感觉。但简易楼还是以它的“简易”著称。楼里的房子没有“室”“厅”之分,条件好点的居民可能有二到三间屋子住,条件差些的只有一间屋子。铺张床、支个桌子,就能既当卧室又当饭堂。住一层的在楼外再建出个小厨房,住二层的就只能舍弃阳台的风景而改装个煤气灶烧饭用。水池是共用的,卫生间也只能到楼外才有。楼与楼间的距离只够挤过两辆自行车,近得似乎没有秘密可言。谁家包饺子擀皮呢,谁家剁肉呢,谁家打孩子呢,下班的人从楼里推车一过就都知晓了。

 

简易楼的条件虽艰苦,但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大家进进出出的,时间久了,楼上楼下、楼里楼外的似乎都是邻居,见面都能聊一聊。那时的我常常穿梭于1至15楼之间,这里似乎处处都能找到玩伴儿,累了去小方家歇歇脚,渴了去园园家喝口水,楼里遇到长胡子的叫“爷爷”,碰到盘着白发的叫“奶奶”。父母寻我回家时,只需在楼前叫一下我的名字,我就能应声出来。

 

夏天是大人们最难熬的季节,简易楼的房子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呼呼作响的电风扇疲惫地转着头,似乎在叹息这不可能战胜的夏日的蒸腾以及灶台上不停翻抄着的饭菜的呼呼热气。大人们无奈了,因此凉面伴黄瓜丝成了小区的流行主食。夏天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简易楼间常常回荡着孩子们天真爽朗的笑声。小女孩儿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喜欢的那只漂亮的蝴蝶,小男孩儿则静悄悄地跟踪那只声音最洪亮的蛐蛐。晴天时,我站在树下期盼能拾到一只唱累了而掉下来的知了;阴天时,又蹲在墙脚痴迷于一排排搬运家当的蚂蚁;雨天时,则撑起小伞登上雨鞋捡拾树皮上缓缓探头的小蜗牛。生机勃勃的夏天就这样填满了我的童年的一切惊奇与欢喜,就连那因为穿裙子而总被磕得血淋淋的膝盖也不觉得有多么疼了。

 

简易楼前最热闹的时候,还是夏天的傍晚。天刚渐渐黑下来,奶奶就牵着我的小手来到楼前的空场上。而此时,楼下的刘奶奶早已经坐在那里捧着在凉水里浸过的西瓜稀里呼噜地吃呢,隔壁的张爷爷也正铺着凉席准备在露天打个盹呢。奶奶穿着的确良布做的兰色马夹,也找了个空地儿,然后熟练地把早已预备好的马扎一撑,肥胖的身子便坐了下来,手里那把破了边的大蒲扇随即开始来来回回地摆动。像其它小朋友一样,我很快就被一辆盖得严严实实的卖冰棍车吸引过去。拿着早上妈妈给的5分钱,我举着两根大红果蹦蹦跳跳地跑回来,一根给奶奶,一根给自己,又开心地跑去玩了。

 

夜晚的简易楼街道两旁很快就被楼里的居民填满了,无论是3楼的还是7楼的,大家好像都熟识一样,边扇着扇子边左右聊着天。路中间如果有人推着自行车刚下晚班回来,这一路就全是招呼声。和气的不光是人们,高耸的路灯在蚊蛾的纠缠下也仍然顽强地亮着,好像誓死也要给脚下那一对儿专注的下象棋的老哥俩儿照出一线灯光。这光线虽昏暗,但还是吸引了一大批老爷子们驻足观望,对门的王大爷就站在最前边,敞着胸穿着一件能透到肉的短袖白衬衫,一只手频频捋着胡须,另一只手还不忘在身后一下一下地往腰上拍着蒲扇。

 

不知不觉中,夜晚的凉风悄然吹散了简易楼里的闷热,扇着蒲扇的人们咧开嘴笑了,他们知道自己又渡过了一个炽烤难熬的夏日。不知不觉中,还没等月亮升起,头顶上的天空就已经群星闪亮,银河缭绕了,似乎这满天的星星也按耐不住夏日的灼热,要提前出来透透气,又似乎它们也羡慕这凡尘底下一阕沸腾着生气的人类的旋律。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20多年后的我躺在大洋另一岸的旷野中,遥望着故乡的方向,仍然沉淀着我的思绪。简易楼里的夏天,是炽热的,是充满生机的,是坚定的。简易楼里的夏天,并演绎不出多少诗情画意,但在我心里,却藏纳了最原始永恒的生命的心迹。

 

(仅以此文献给我金色童年的摇篮地----左安门东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