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刊载于(江苏-扬子晚报常州版)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已经成为目前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的主要方法,借用实施全球第一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美国麦克当娜博士的话:“准分子激光技术是20世纪最令人感动的视光科技”。我国自1993年引进该技术以来,每年都有近30万人选择此项技术来摘掉眼镜。虽然人数很多,但是这部分人群只是我国3亿多近视患者中的很少比例,为什么大部分人群采取观望态度呢?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近视一族”,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性问题,害怕出现近期或远期并发症导致瞎眼。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准分子激光手术专家常征医师。
常医师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要接诊很多近视朋友,他们都想通过激光手术摘掉麻烦的眼镜,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担忧。其中大部分人都会问,做了激光手术现在是很好,近期或者老了会不会出现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角膜变薄了——很脆弱、容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失明的风险”。
常医师言道:“首先我们对视网膜脱落这个疾病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8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眼人群,其眼球从前向后的直径是逐步延长的,而视网膜的面积大小是相对固定的。随着近视不断发展,拉长的眼球外壁会不断地牵拉视网膜的周边部,造成周边部视网膜疏松、进而产生视网膜裂孔。一旦受到外力牵拉或大力的冲击,疏松、裂孔部位就会发生视网膜脱离。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郭晶晶、胡佳、劳丽诗都是近视患者,跳水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力使她(他)们的眼球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我们在实施近视激光手术时,也会对视网膜产生2—3秒钟的瞬间牵拉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手术前对近视朋友们的眼底、特别是周边眼底视网膜进行详细地检查,如果出现周边部视网膜疏松或已经出现裂孔,则不能实施近视激光手术,需要对疏松及裂孔部位进行眼底激光封闭术,激光像钉子一样把疏松的网膜钉在眼球壁上,一个月后即可安全接受近视手术了。如果术前不能检查出网膜病变,而盲目实施手术,就会在术后半年出现视网膜脱落的风险。而不是等年纪大了以后才慢慢出现”。
关于白内障、青光眼问题,常医师笑着说道:“这是近视朋友们对准分子激光不了解所致,准分子激光波长在193纳米,物理学上明确指出波长在400纳米以下的光线不能穿透生物组织,就是说准分子激光不能透过眼球表面对眼球内的组织产生影响。带辐射的射线、严重眼外伤、内眼手术都是对眼球内部组织的侵犯,所以会引起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的可能,而且很快就会出现,不会等年老了才会发生。准分子激光手术只是在眼球表面的打磨,不会干扰眼内正常结构,故不会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生。另外,关于手术后眼球脆弱容易出现眼球破裂也是误传,我们的手术需要打磨掉一部分角膜组织,但是必须留下410微米的厚度才能应付眼球内部压力或正常外力的挤压。巨大的、尖锐的外力即使没有做过准分子手术的眼球也是不能承受的”。
常征医师最后告诉记者,实施此项手术的医院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术前就要把好检查关口,不要把可能发生风险的近视患者拉上手术台,这样才能使这一高科技惠及更多真正需要的人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