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毛都泥林地质奇观
--关东风情系列文章一百八十一
最近,俺们东北这嘎达已经进入立冬天气,虽然没有下大雪,但是夜间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6度左右,山坡上田野里已经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本来不想出去采风摄影,可是汽车厂那边的朋友通知我说要去松原的哈拉毛都泥林,并且说已经替我报名了。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溜达溜达,我早就听说过“南有桂林,北有泥林”的说法,说的就是松原的泥林地质奇观。松原前几天曾经发生过5级地震,不过没有什么大影响。于是乎,11月9日一大早,到人民广场文化宫门前集合出发,好家伙,整整俩大客102位驴友,看来还是闲人多啊。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松原市的哈拉毛都镇,穿过镇子来到哈拉毛都村,大家下车整理行装,开始出发。先到松花江边去看看,滚滚江水,滔滔奔流,岸边什么景色也没有。然后大家又沿着山路攀登一座无名小山,山坡上荒草萋萋,大地里空空荡荡,心中暗暗有一种失落的感觉,甚至不想拍片。中午在山坡上吃过野餐后,大队人马下山回到哈拉毛都镇,走出镇子来到一处偏僻的山沟,不禁眼前一亮,原来这里就是号称“小泥林”的地质奇观所在。松原那里有两个泥林,一个是乾安县的大泥林,我们去的这个哈拉毛都是小泥林。
哈拉毛都是蒙语,意思是茂密的森林。但是现在这里根本看不见森林了。据说,在哈拉毛都这片地域古时候因地震形成了许多断裂带,千百年来经风吹雨刷形成了如今的泥林地质奇观。我们走进这沟壑纵横的山谷中,从深沟往上仰望,只见一道道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山脊梁,犹如百丈悬崖,壁立千仞,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泥土山包长年累月裸露风化后变得五彩斑斓,妙不可言。有的像山峦,有的像瀑布,有的像怪兽,有点的像墙壁,任你去发挥,随你去想象。尤其是在东北的初冬时节,树叶凋零,草木枯萎,这里更加显得一种苍凉荒芜的美感。
从沟底登上山顶往下俯瞰,哈拉毛都泥林全貌一览无余,整个断裂带更加壮观,有的异峰突起象鼎立的珠峰,尖顶的红土象那日照的金黄。有的工整排列,又象那龙门的石窟。如刀锋一样伫立的,又象这宫殿的城墙,纵横的纹理如墙砖一样绵延。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此奥秘,如此辉煌。 历经数千年漫长的沧桑变幻而饱经风剥雨蚀形成的沟壑纵横,土柱、土台和堑沟层层叠叠,似一条条蜿蜒起伏的长龙盘亘于深涧之中,气势蔚为壮观,直与蓝天白云相接。伴随着夕阳西下,阳光为这里撒满金色,在落日的余辉里,那如淡淡风俗油画般的泥林更显神秘莫测,气象万千!越是临近傍晚时分,天气开始晴好,夕阳照在泥林上熠熠生辉,景色更美,我们不禁被这奇特的景观迷住了,陶醉了,大家在这里尽情滴玩耍,肆意地拍照。可惜这时候领队叫我们开始返回了,无奈之下,不得已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哈拉毛都泥林。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加载中,请稍候......